四依四不依之標準 太虛大師開示

四依四不依之標準大牟尼嘗以四依四不依之言留贈後人,以為審擇聞量標準,超越世間諸立說。編書者偏執自言為至教量,致生後人依人依語不依法義而諍門戶之見。其純依現實真相之公平態度,真足令人欽服無已! 四依四不依者: (一)、依法不依人:法指能詮名言,或復兼指所詮事理,或復兼指能知智識,所知境相。「法」言通故,表於左枋: 【圖表1】
依法為總,依義、了義、及智為別。依法不依人者:謂當以法定人,不當以人定法。縱使其人行果淨善,然其所「言」無義、不了、不合正智,亦不當取。或使其人行果穢惡,然其所「言」有義、明了、驗合正知,亦當聽取。高至佛言,低至童話,不問何人所說,皆當持此標準以為衡量,乃能正知現實真相。云以法定人者,披擇片言之善,雖童話中亦時有堪選者。然使所言多分堪取,則可定其人為智人;遍觀所言,除隨別機方便而說,全分堪取,則可定其人為一切智人。一切智人所言,遂為至人之至教量。吾人崇佛陀為至人,崇佛陀言為至教量,乃由於此。異於聞為誰之言故即信不信,此其即信固為盲信,其不信亦為盲不信。以人定法,依人而不依法,正此所揀。然有情之智幼稚者,恆不免斯咎也。由此世人多盲信盲不信,堅執難喻。故求正知 ,應先去此盲執。又牟融理惑論謂:善言善行人之聖;不善言不善行者人之賊,善行不善言人之寶,善言不善行人之師。善言善行,人法俱至,固為最崇;善行不善言雖可寶──若二乘聖人不能說法者,亦為人天福田──,然其所言或無堪取;善言不善行雖未為至人,然其所言亦堪師法。依於後例,故羅什法師誡學徒云:吾如敝囊,然中有金,但應取金,莫觀囊敝。又龍猛師亦說喻云:如黑夜行,遇敝惡人,執燈同行,可依敝人取光前進,勿須違避。能知此依法不依人之例,遍觀所聞言義,可以無善法而不取,得大自在;亦可無誰人之能障,得大解脫。極如古錐呵佛罵祖,亦不過欲學徒依法不依人耳。 (二)、依義不依語:「法」中分能詮之語,與所詮之義,凡語言多分隨俗間之流行語而敷施者,雖刱新語以詮新義,既成流布,即多應用,覈其所詮,時有歧異,故不應取單言片語,隨先所聞於何處者,封固堅執,謂於某名必為某義,封名取義。應觀「某名」在「某經論」中,前後諸多文句所關屬之義,其義應當若何,依義定名。例若「真如」一名,於法相唯識經論內,依名、相、分別、正智、真如之五法,但詮「所知現實真相」之義;於起信等論中,以未詳五法分別故,乃總指諸雜染法曰生滅,指諸清淨法曰真如,包括正智、真如,統名「真如」。真如一名,詮「諸清淨法」義。諸不了斯例者,遂生紛諍。故應依義而不依語。 (三)、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:合上能詮所詮,辨其了與不了。了義語謂顯義究竟明了之語,不了義語,義雖究竟無過,語有不明了過。語不明了,義隨含混,易令他人生迷謬解。義語俱不了者,更無論也。例起信論真如一名,詮諸清淨法義,語欠明了,遂多謬解。成唯識等於真如名,但詮無分別智所知法性,語義顯了,究竟決定。又如清辯等說真性一切皆空,雖是遮詞,但皆空語混同表詞,易生空執,不如護法等說真性非空不空。非空不空,顯然唯是遮詞,雙遮空不空執,語義顯了,究竟決定。是故自悟悟他,為求正知而防謬解,應依了義言而不依不了義言。 (四)、依智不依識:現量或真現比量曰智,比量或似現比量曰識。復次,超俗真智曰智──即真現比量──,世間常識曰識──即現比量帶有迷謬之似現比量──。然此智之與識,重重隔別,茲表如左: 【圖表2】
俗情科學,正為生物、人類。宗教正為人類、超人──天人──,旁及生物。哲學正為人類,旁及生物、超人。 小乘正為小聖,旁及人類、超人、大聖。 大乘正為大聖佛陀,旁及小聖、超人、人類、生物。 以生物情識,為世間常識,人類理智,即為超俗真智,科學等皆有之,且唯科學為其特色。故吾人轉識成智之進化,以科學為基礎。然以宗教哲學上一分之超人靈智為超俗真智,則人類理智亦降為世間常識。 而進以小聖偏智為超俗真智,則超人靈智亦降為世間常識。再進以大聖分智為超俗真智,則小聖偏智亦降為世間常識。進至以佛陀圓智為超俗真智,則大聖分智亦降為世間常識。生物純識;佛陀純智;大聖、小聖,智中帶識;超人、人類,識中帶智,此其大較之可言者。依智不依識者,即吾人須進求「顯現證知」與「推比決知」,以驗所聞言教之符現實事理否,乃為決定評判。未可憑其俗情常識以妄衡量。故終之以依智不依識也。雖然,據吾人遍觀所聞語義──法──而測定人法,如諺云:「世間好語佛說盡」。則佛陀為至人,佛陀所言為至教量,亦其大較可言者也。」 (《太虛大師全書》精第18冊,p.18p139 ~ p.18p144)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