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三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三) 第二章 之一   佛言:出家沙門者。斷欲去愛,識自心源。達佛深理,悟無為法。   內無所得,外無所求;心不系道,亦不結業,無念無作。   非修非證,不曆諸位而自崇最,名之為道。 良因曰: 第二章更進一步說明,修行大乘圓頓法門的原理與方法。以及所證之階位,相上雖有種種差別,但是證入之理是無差別的。就像入海雖有淺深,但所入的大海皆同一味;又如丈量虛空,不論尺寸大小,本質都是虛空。 第一段是說明修因、證果的方法:其中「斷欲去愛,識自心源,達佛深理」,是因地修行所依之理。因為透過第一章「識心達本」的方法以斷欲去愛,顛倒妄想破除後,所以能夠識自心源、達佛深理 。「心源」就是本來面目,也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。 「悟無為法」是總說證果,因為親見本來面目,所以能了達大乘經典所詮釋的深理─我們這念心,也就是不思議境。為什麼心是不思議境呢?因為一念迷,可以創造三惡道的法界;一念悟,又可以創造諸佛菩薩,清淨莊嚴的法界。但是這念心在創造地獄法界之時,自性本具功德也不曾減少;創造佛法界時,自性功德也沒有增加。不論染淨,都是真如的全體大用,這就是所證得的「深理」,也就是「無為法」。 第二段詳細說明修因、證果的過程。其中因地的修行又分成兩方面,一是修行的原理、第二是下手處。 「內無所得,外無所求」這是修行圓頓法門,所依止的理論。 所謂內無所得:整個修行的重點就只是「舍」,並非是「得」。我們透過拜佛、禪修等修行,舍掉煩惱妄想後,能生起種種功德。 而這些功德實際上是自性本具,只是透過修行後開顯出來而已。因此並非我「得」到拜佛、念佛、禪修……的功德,而只是舍,因為舍而功德顯現。當舍至無所舍,便成佛了。瞭解這道理,便不會像梁武帝問達摩祖師:「我造寺、度僧無數,有甚麼功德?」雖見種種功德相,但同時也知道或迷或誤,實際上都不離自性。 瞭解之後,便能「外無所求」,不會像渴鹿追求陽焰,只是不斷的在累積修行的數量,而不知依這些法門來調伏煩惱。這樣的心就上水上的浮萍,是沒有真正安住處的。往往只是透過不斷的追求學習、修行上的數量,來填補心中的空虛罷了。以上是說明修行的原理。 接著說明修行圓頓法門的下手處─「心不系道,亦不結業」,對於出世解脫之道、生死流轉之煩惱也好,能觀察全體為自性所顯,而不生愛、憎之心。因此能精進辦道,又能處處往心上會,並非是填充數量。也因為精進辦道,因此清淨心不斷,所以也不會隨順煩惱,而結三界流轉之業,這就是修行圓頓法門之要旨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