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五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五) 第二章之三   佛言:出家沙門者。斷欲去愛,識自心源。達佛深理,悟無為法。   內無所得,外無所求;心不繫道,亦不結業,無念無作。   非修非證,不歷諸位而自崇最,名之為道。 良因曰: 「無念無作」:透過「心不繫道,亦不結業」作為修行的下手處,就能達到果上,法身的功德:無念無作。 所謂「無念」,不是心如頑石,面對境界了無所知,不知男女老少、青黃赤白等。真正的無念,是指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,當證得根本無分別智時,所成就的功德。也就是當無分別智生起時,心能微細的照了一切,但是同時也了知萬事萬物,都是因緣所生法,真實性不可得,因此不生愛憎取捨等虛妄分別心。 就像鏡子一樣,可以清楚分明的顯現眼前的影像,但是隨著影像的去來,鏡子本身並無任何執著。法身大士的無分別智作用時也是一樣,心中依止第一義諦的智慧,能歷歷分明的觀察外在一切境界,而心中不妄生愛憎取捨之心。如古德所說:「善能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諦而不動搖。」有這樣的智慧,才是真正的無念,與根本無分別智相應故。 「無作」:菩薩要成就自利的原因,不是為了休息,而是為了利益眾生。因此在無念中,安住於無分別智中,自利功德成就後,此時當發起後得智的智慧,來觀察俗諦種種境界。雖說觀察外境種種差別,但是空性的智慧觀照,仍然不失。 也就是依止無生的智慧,來修行六波羅蜜。而雖行六波羅蜜,同時內心仍跟第一義諦相應。因此能夠了知:沒有一個能修六波羅蜜的我,也沒有所度的眾生,亦無所修的法。這一切一切都不可得,這就是無作的境界。 就如佛陀他老人家說法四十九年,講經三百餘會,但是卻說事實沒有說一個字。。 因為佛陀並沒有來去相、度眾生相,只是隨著眾生得度因緣成熟,在眾生的心中顯現來去罷了。就像月應千江,千江有水千江月,天空中的月亮並無來去,只是隨著各地的因緣,於水中處處顯現月影而已。這就是無作、後得智的境界。無念無作是證得大乘的法身的境界,凡夫但是隨學。 以上說明大乘法門之修因與證果,下文是總結:「非修非證。不歷諸位而自崇最,名之為道」。 「非修非證」:依止空性的智慧,去修種種法門。不是一般人望文生義的認為:不用修也無可證,我本來就是佛,不用修了,這是種錯解。非修非證是依止空性智慧的原故,了知在因中能夠修習戒定慧的這念心,與果上所證得的佛果,都是真如佛性,稱性所起的作用,只是迷悟的不同而已。就像水與波,只是相上不同而已,本質上並無差別。 因此「非修」是稱性的修行,依止依止佛性來修。了知:能修行的我、與所修行的法,都是佛性的作用。我們的修行,只是將內心染汙的煩惱去除;去除煩惱後,自性本具佛性的功德,就能開顯出來。 「非證」:並不是說我們就是佛了,只要承擔就好,不用再求證佛了。 真正的非證,是當證得佛果時,了知所親證的佛性,與當初在因中,於人道、乃至在三惡道中的佛性,是無二無別的,只是迷悟的不同。果地上所證,仍然是因地修行時,所依止的佛性,此二無別,這就是非證。如古德所說:「稱性起修,全修在性」。這是非修非證。 以上藉著第二章簡短的開示,說明大乘圓頓法門的修行原理。 雖然文字不多,但是義理上已經總該圓頓法門的要義。能掌握此要義,在未來學習法華、楞嚴等諸大乘經典時,就像得到開啟無盡法門的鑰匙一般,就不那麼困難了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