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十二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十二) 第四章之四   佛言:眾生以十事為善,亦以十事為惡。何等為十? 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。身三者:殺、盜、淫。口四者: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。意三者:嫉、恚、癡。 如是十事,不順聖道,名十惡行。是惡若止,名十善行耳。 良因曰:   (七)無義語罪,亦令眾生,墮三惡道。若生人中,得二種果報:一者所有言語人不信受,二者所言說不能明瞭。   所謂無義語,就是綺語;綺語的範圍很廣:舉凡妄語、兩舌、惡口所不收攝的,一些不清淨的口業,都含攝在綺語裡面。例如:世間男女,講一些令對方起心動念的話;或者並非因為慈悲,而說一些搞笑的言語;或者修行人,談世俗娛樂之事;或者縱然為人說法,但實際上對方沒有恭敬之心,而是為了名利等不清淨的動機,仍然強行為他說法。或者別人來告訴我們,某人的過失,因為心中不服氣,所以故意說:「你在跟誰說話啊?你剛才說什麼啊?」等等,都是綺語。   無義語的果報,第一、所有言語人不信受:縱然很有智慧、辯才,但是說話沒有人相信,只是參考而已,這是第一個餘報。   第二個、有所言說不能明瞭:說話時口齒不清,或者雖然口齒清晰,但表達能力很差,心中有許多話要說,但是卻無法表達出來。例如:一個修行人,縱然心中有許多佛法,但是卻因為表達能力的問題,所以無法利益眾生,為什麼呢?可能是因為過去生中,所造綺語罪業的餘報。   由以上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的果報來看,這四種口業也是很厲害的。今天我們如果真的想要續佛慧命、弘揚佛法,除了智慧、辯才的培植之外;更重要的,你要注意因地,不要造口的四惡。我們會發現到:有人口才很好,也很有智慧,但是他的法,很難傳開。相對地,有人口才並不怎麼好,但是只要他說一句,別人馬上信受奉行。所以你今天若真的想利益眾生、為他人演說佛法的話,你在因地裡,口業要守得好。口業若守不好,將來想要住持佛法、為人演說,那是不可能的。那是緣木求魚。這以上是講口的四惡。   接著,講:意業的貪、瞋、癡: (八)貪欲之罪,亦令眾生,墮三惡道。若生人中,得二種果報:一者多欲,二者無有厭足。   貪欲的過患,除了三惡道之外,未來在人間的餘報:第一個多欲,就是等流果。你看一個人的貪染心,為何特別強?這不是今生才貪染,而是他過去生中,貪染心就很強了。如經典說:從天界來的人,貪染心特別強;因為天界的人,整天享受五欲,放縱在五欲之中。今生來到人間,果報體的欲心特別強,這是等流果。   第二個:無有厭足。因為多欲,所以無有厭足,不能知足。因為無有厭足,所以心不能安住在道上,整天不斷地攀緣外在的境界,這樣也是無法修行了。   (九)瞋惱之罪,亦令眾生,墮三惡道。若生人中,得二種果報:一者常為一切,求其長短,二者常為眾人之所惱害。   瞋恚的罪,在三惡道之後,接著餘報生在人中,有二種果報:第一個常為一,切求其長短│常有人在暗地裡,等待機會,找我們的過失;然後以種種口業來損惱我們。這是過去生中,瞋恚的果報。   第二個:常為眾人之所惱害。有些人常會遭受到別人的傷害、毒害、陷害,這也是過去生中,瞋惱的餘報。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,常有人來障礙我們、來陷害我們;這種情況之下,我們要修行也是特別地困難,這也是一種障道因緣。   (十)邪見之罪,亦令眾生,墮三惡道。若生人中,得二種果報:一者生邪見家,二者其心諂曲。   邪見,除了三惡道的正式果報,之後在人道當中,會有兩種餘報:第一個,生邪見家│這是等流果,因為你過去邪見,當然物以類聚,你這輩子也是生在邪見家。   第二個,其心諂曲:因為邪見的人,心中不正,所以未來的等流果,也是內心諂曲。我們在《遺教經》中知道:「直心是道」;諂曲不能入道。因此從經文可知:十惡業,是不隨順聖道的。我們道理也懂得很多,但為什麼心不能安住?這主要是我們造作了許多十惡業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