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六十二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六十二) 第四十二章 「佛言:吾視王侯之位,如過隙塵。視金玉之寶,如瓦礫。視紈素之服,如敝帛。視大千界,如一訶子。視阿耨池水,如塗足油。視方便門,如化寶聚。視無上乘,如夢金帛。視佛道,如眼前華。視禪定,如須彌柱。視涅槃,如晝夕寤。視倒正,如六龍舞。視平等,如一真地。視興化,如四時木。」 良因曰: 「視涅槃,如晝夕寤。」晝,指成佛;夕,指眾生生死流轉。如《八識規矩頌》所說:「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」,凡夫眾生無量劫的生命中,恆常與我執相伴隨,因此二六時中皆與無明相應。 可是經文說「如晝夕寤」,寤,是睡醒的意思。二六時中與無明相應,如何是寤呢?如《楞嚴經》說: 根塵同源,縛脫無二,識性虛妄,猶如空花 凡夫眾生雖是生死流轉,但是五陰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,其體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。因此佛性在聖不增、在凡不減,凡聖只是染淨的差別,其體無二。所以成佛也就是轉識成智,功德非從外來。佛果所證不生滅之「涅槃」,亦不離眾生心,故「視涅槃,如晝夕寤」。 「視倒正,如六龍舞。」凡夫顛倒、聖人證真,實際上就只是六根染淨差別罷了。如《楞嚴經》所示: 使汝輪轉生死結根,唯汝六根,更無他物 汝復欲知無上菩提,令汝速登安樂解脫,寂靜妙常,亦汝六根,更非他物 此六根就如六龍舞動,或倒或正,也就是這六龍,而非他物。所以《楞嚴經》棄生滅、守真常的功夫,實際上就只是破除,對根塵識的執著,而不破其法。也不是停下一切分別,去尋找另外有一「根性」,而持守不失。   在佛陀的眼裏,一切法平等無差別的現象,就如同一真地。「真」指的是真如,「地」是譬喻真如如同大地一樣,承載一切萬物萬事,而沒有好惡、取捨的分別。   在佛陀的眼裏,他降世人間,四十九年的說法教化,就有如一棵樹,在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,各別呈現了,發枝、繁茂,凋落、枯萎的現象一樣。   「諸大比丘,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」   大比丘聽聞佛在《四十二章經》開示的一切法門,心生歡喜,同時依教奉行。   從三十四章開始,到四十二章這幾段,是次第的說明精進的方法。祖師如此善巧的安排,到最後勸勉我們精進,其目的是希望我們聽聞之後,都能夠受持且不忘失。或許我們無法受持整部經,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受持少分,從少分開始!逐漸受持多分,乃至整部經。你能受持整部經,就可得到全部的功德。不管你所受持的是少分、多分、滿分。你對於你所相應、所受持的法,不要讓它失去,要把它看得像珍寶一般。我們無量劫的生死輪迴,好不容易得到人身,好不容易在這裏聽聞正法,這是千載難逢的好因緣啊!我們要在這好因緣中,憶念所受持的法,去受持它。無論是靜中修,以法來照眼前的境界,破除我們對境界的執著。能如此的話,逐漸的煩惱調伏了,慢慢的就能解脫。   以上是《四十二章經》,全部的內容,就解釋到這邊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