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夫的流轉門

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:凡夫的流轉門 我們的生命有二個選擇:第一個,我們跟著我們的攀緣心繼續的走下去。第二個我們開始迴光返照,安住真如,這個會有不同的結果: 一、創造業力、受用果報 第(一)、第八識:這第八識在﹝唯識學﹞叫「異熟」,在生命當中,第八識是沒什麼錯誤,因為這個「熟」叫成熟,它有「成熟業力」的功能。好像說:你春天的時候,把種子播種下去,種在田地裡面,這個大地啊…把種子轉成水果,這個大地本身不能創造種子,但是它能夠「成熟」種子。那麼這個「熟」為什麼加一個「異」呢?這個是說「成熟的過程」是有「時間差異的」,你今生的「果報」跟你今生的「行為」,沒有太大關係,佛教的因果是隔代受報,所以叫「三世兩重因果」。有人說,你這麼努力的修行,你怎麼今生障礙這麼多?﹝唯識學﹞很正常啊!你今生修行是先保存下來啊,你還沒有去用它,你今生受用是跟你過去有關係的。佛教的因果不是一世因果,是三世因果。也就是說,你造業要到受用,它要有一段成熟的時間,你不能夠說,這個種子種下去,你馬上要得水果,不可能嘛!春天播種秋天才收穫嘛。所以這個「異熟」的意思就是說,它在整個差異的時間當中會成熟果報。 第(二)、第七識:那麼第八識它成熟的時候,它變現一個心態叫「思量」,這個「思量」就是自我意識─「恆審思量我相隨,有情日夜鎮昏迷」。我們所有的顛倒都跟這個思量有關係,就從這個內心當中捏造一個自我,然後開始向外攀緣。 第(三)、向外攀緣就帶動了前六識,因為第七意識它不能攀緣外境,它是啟動「第六意識」…前六識去了別外在的境界。那麼「第六意識」它去造業以後,它又回到了第七意識,又產生一個自我。誒!這誰造的?我造的。這個桌子是誰搬的?我搬的。那麼以這個前六識去造業以後,又回到第七意識的自我,又回存到第八識。 所以我們「觀察生命」: 一、從第八識─變現果報,就是本經說的「識精元明,能生諸緣」,這是講到「你從什麼地方來?」這一部分我們講認命。 二、你第六意識去跟外境接觸的時候,你用攀緣心去追求?還是安住在一念心性,修空假中三觀,做你該做的事情?這兩個選擇啦!假設我們今天還是活在過去的攀緣心,那你第六意識造業以後,→(又回到)第七→(又回到)第八,又創造一個生死的業力。那你「將往哪裡而去呢?」當然是往六道而去嘛,還有什麼話說呢?「第六意識」,是整個生命的關鍵!生命是可以改變的,但是問題是看你要不要改變。所有的佛法都是發自於自身的覺悟,沒有一個人可以強迫誰去修行,不可能!你只有明白道理,知道說:「喔!其實我不應該這樣子,我可以活得更好,我改變一個心態,我來生會活得更好,我何樂而不為?」就從這個地方慢慢的改變──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