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願聞

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:大眾願聞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,及諸十方大阿羅漢、辟支佛等,俱願樂聞,退坐默然,承受聖旨。 阿難尊者啟請大教之後,十方世界來了如恆河沙這麼多的菩薩,還有一些大阿羅漢,(這些大阿羅漢主要是常隨眾),還有辟支佛等。這個『等』包括誰呢?包括:波斯匿王、大臣、長者、居士等等,都希望能夠聽聞這個「能夠把心帶回家」的《首楞嚴王》法門。 阿難尊者他請佛說法以後、頂禮、就退下來坐著,心中保持默然,希望能夠承受佛陀微妙的開示。這時候大眾的心情,正如《華嚴經》所說的:「如病憶良藥,如飢念美食,我等亦如是,願聞甘露法。」大家如重病渴求良藥,就像飢餓的人得到美食一樣,希望能夠透過《首楞嚴王》的「迴光返照」法門,把我們從顛倒妄想當中救拔出來。這是本部經的一個緣起。 我們上一堂課講到本經的「緣起」:阿難尊者的托缽,遇到了摩登伽女,結果造成了「婬室的誤墮」,而使令佛陀來宣說本經「迴光返照」的法門。 智者大師說:一部經的序分、正宗分跟流通分 ─「譬如食蜜,中邊皆甜」,就像蜂蜜的甜度,邊緣的跟中間的甜度是一樣;這比喻說:一部經你不要小看「緣起分」,這整個「序分」,你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些消息來。我想…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出問題出在哪裡,從緣起當中我們會找出病根。 佛教把整個生命分成兩部分:一個是「外境」,一個是「內心」: 一、「外境」是沒有錯的,因為外境在《唯識學》叫「唯識所現」,外境是「阿賴耶識」第八識主導,第八識是把「業力」如實的顯現出來,你今生會遇到什麼人、碰到什麼事,這個「萬般皆是業,半點不由人」!前生造的,你今生該還的就還嘛!所以外境永遠沒有錯。 二、但是我們「明了的心」跟「外境」接觸的時候,你用什麼心態,欸!這個就要注意。修行是修你的「內心」這一部分,外境這一部分是認命的,我們很多人去改變外境,弄到自己問題更複雜,因為你那個方向錯誤了!所以它整個病根,整個緣起當中的問題,在於阿難尊者一念攀緣心,就不是風動、不是幡動,「仁者心動。」問題在這個地方。所以我們讀「緣起」要知道問題不在摩登伽女,問題也不在那個大梵天咒,為什麼文殊菩薩去那個地方,大梵天咒對文殊菩薩沒有效果呢?因為文殊菩薩心沒有動!所以我們從「緣起」當中可以知道: 整部《楞嚴經》要對治的─就是我們一念「攀緣的心」。 我們的「心」跟「外境」接觸的時候:第一個「取相」,取著那個外在的假相,就是所謂的「取相」,就是「心有所住」,住在那個假相;然後開始分別、打妄想;然後帶動你的愛憎、取捨,就開始造生死的業力,是這樣來的,所以整個《楞嚴經》的整個緣起,就是「一念的妄動」引生的。從這個地方,我們可以看得出消息:整部《楞嚴經》它的法要,所要對治的就是眾生的「仁者心動」,怎麼把這個「妄動的心」把它調伏下來,就做這件事情,這是我們從緣起當中所得到的啟示。 我們不是去改變外境!你改變外境,你一輩子改變不了,你來生還要繼續來,肯定的;你這個造成惡性循環,過去的「煩惱」產生一個「業力」,今生創造一個「果報」,這個果報又帶動你的「攀緣」,又帶動另一層的煩惱,又產生一個業力,又產生果報…那你就落入一種「惑、業、苦」的惡性循環,如果你能夠在這個時候「把心帶回家」,生死業緣就從這個地方切斷,趕快跳出來,問題在這個地方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