妄想無性

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:妄想無性 從「總報」來說是「一水四見」,那「別報」也是這樣,你看那個〔讀者文摘〕,講到一個個案說:美國有一個人他吃玻璃,他吃玻璃吃得很高興,有人問:「你吃玻璃感受怎麼樣?」「就像那個脆餅一樣,吃起來又香又脆啊。」但是我們吃玻璃是很堅硬啊,他不但吃它還可以消化,他過去有這方面的業嘛!中國大陸有人吃石頭,把石頭像當花生一樣的吃,所以我們的感受,完全是個人的循業發現。 「感受」結束以後,下一個就是你的「想像」─安立名言,這個就很複雜。感受是很單純,因為...感受大概就是第一剎那;你說「欸,這個茶喝得很香啊!」諸位你知道怎麼回事嗎?你為什麼喝茶會很香,你知道嗎?不是茶好,是你福報大!真的,你福報享盡的時候,你喝茶看看!是你的福報大,你有這個善業力;你一個苦惱的人喝茶,它不會香的,他沒有福報,它怎麼會香呢?所以你喝茶喝得很香,這個茶只是一個增上緣,是你個人過去「善業」強! 第一念「感受」,第二念「想像」,到「想像」的時候,事情就很複雜,每一個人過去的想像力不同。比方說,有些人他吃到一個巧克力蛋糕,他第一個感受是快樂對不對?就想說,「哎呦,這巧克力不錯哦,我應該把它占為己有哦。」這樣的想像,你來生啊,應該沒有太大福報,慳貪的想像。有些人說「欸,這個巧克力蛋糕不錯,應該跟大家分享。」你這個人經常起這種想像,你來生福報很大!這個「想像」它會帶動「業力」的。所以我們從感受而到想像,這裡就開始變成一個「因緣」了,這是我們的「唯識所現」;但這一部分,都是繼承過去生命留下來的。「感受」是繼承你的業力,「想像」是繼承你過去的心態!你過去的心態是布施的心態,你今生還是喜歡布施;你過去喜歡慳貪,你今生還是慳貪,這個叫做「等流性」,我們現在對過去是沒辦法啦,概括承受。 修行的困難就是─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,那很簡單,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;修行的困難,就是你內心深處,留下一些亂七八糟過去的想法,這個很麻煩,有好的、有壞的。 這要怎麼辦呢?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,說你不要老是打這個妄想,不可能,已經打了!現在要做的就是「唯識所住」這個地方。所以《楞嚴經》它並沒有改變你的感受跟想法,因為我們身為一個現在,肯定要繼承過去的,這是我們的宿命。佛法不重視過去,佛法是既往不咎,佛法常說: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」你這個刀子拿了無量劫,沒關係,你放下!你未來是光明的!所以佛法是重視未來。那你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怎麼辦呢?下面這一句話很重要。 你不要住在你的感受、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,否則你「生命的歷史」將不斷的重演! 我們不是要你們「改變」你們的感受跟想法,你們做不到嘛!你抗拒不了的,這個是一個無量劫來打了很多妄想,留下來的等流習氣,你怎麼跟妄想抗拒呢!你不是它的對手,所以你只有用「智慧觀照」觀察它,你只要問妄想一句話「你從什麼地方來?」它就完了!「來無所從,去無所至」,它只就是在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,因緣別離虛妄名滅」,它只就是「心境碰撞」的時候產生的感受,所以才引生妄想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