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(十四)

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(十四) 主題:五陰無我 接著我們講到苦諦的第四個形相:「無我」。無我的行相,就是正文:「五陰無我」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是五陰,五陰當中,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存在。所謂我的意思,就是說這個法一定要具足三個條件:第一是「常」,他必是恆常住的,不需因緣的假合就能夠存在。第二是「一」,一是指它是不變異的,也就是說他不僅存在,而且也不隨外在的因緣而有所變化,他是不會有所變異的。第三是「主宰」,他不僅是恆常不變異,甚至能夠主宰外在的境界。所以在五陰當中,我們總認為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,因為有這個我,我想要手抬起來,這個手就能夠抬起來,我能夠支配色法;我想要思維觀察,受、想、行、識這四蘊就開始活動,開始思維觀察……這個我他有主宰性,主宰著五蘊。事實上佛陀告訴我們,這個想法是不對的,五蘊當中並沒有一個我,沒有主宰性,沒有一個能夠主宰的主體,為什麼呢?因為你試想:如果有一個可以主宰的主體的話,我們應該永遠保持快樂,但是佛陀告訴我們說,「苦故無我」。誰也不想受苦,但是事實上我們前面看到,四大是苦,乃至我們內心也不斷的受苦,所以苦受的發生都是我們不能控制的,所以五蘊中沒有一法具主宰性,我是不存在的,這個只是個龜毛兔角的境界。前面我們講空的境界,他還是有,只是他是如幻有,這個我的話,他是完全不存在的一個幻覺,龜毛兔角的幻覺,這個是第一個方法來觀察「無我」。 我們可以透過第二個方法來觀察這個我,他的主宰性是不存在的,怎麼說呢?大智度論告訴我們說:這個法有主宰性的話,你可以試想:一個法存在的話,則有兩種情況,一種情況是它有知覺,另一種是它沒有知覺;就像心是有知覺、色法是沒有知覺的。我們來觀察,這個我有主宰性的我,他如果是沒有知覺的主體的話,一個沒有知覺的主體,他怎麼能支配有知覺的心呢?來思維、造業呢?相反的,這個我如果是有知覺的話,他何必來指揮心,他直接去支配這個色法的身體就好了,何必要透過受、想、行、識的心?根本就不需要了!既然它不是有知覺,也不是沒有知覺,這個法根本就不存在,所以主宰性的我是不存在的。同時所謂常一,這個常一,就是說有恆常住不變異的法,他也不存在,為什麼?因為有這個法存在的話,佛陀應該說五陰之外,還有第六陰、就是我。事實上,佛陀只有講五陰,沒有講六陰,所以這個五陰當中,恆常住不變異的我,是不存在的。 以上就是解釋苦諦的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四種行相。我們再進一步的去討論,各位可以看到,觀察無常時,觀察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」,其中所觀境是國土。觀察苦、空時,能觀的智慧是苦空的智慧,所觀境是「四大」苦空。而觀察無我時當中,能觀智慧是無我的智慧,而所觀境是「五陰」無我。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?從國土、四大、五陰,能觀的智慧不同,照理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智慧,他是通於國土,通於四大,通於五陰這一切的有為法,為什麼經典裡面他要這樣安排,從國土安排到四大乃至到五陰,為什麼?我想這是有道理的,因為我們剛在修行的時候,心是粗重的,心粗重的時候,當然所觀境是比較粗淺的,這個時候較容易下手。慢慢修行久了之後,心比較微細,這時候就觀察到最微細的所緣境。也就是說,剛開始心比較粗重的時候,先觀察外在的境界—國土的無常。慢慢心比較微細了,才觀察較微細的四大是苦是空的。慢慢的心更微細了,再來觀察五陰當中沒有一個恆常住、不變異的我存在,這個是最根本最微細的觀察。經典這樣的安排,我們修行也是一樣,從粗到細,慢慢的去觀察他,八大人覺經修觀的安排是這樣的安排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