蕅益大師 《阿彌陀經要解》

蕅益大師 《阿彌陀經要解》原文: 將釋經文,五重玄義。 第一釋名,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。 佛者,此土能說之教主,即釋迦牟尼。乘大悲願力,生五濁惡世。以先覺覺後覺,無法不知,無法不見者也。 說者,悅所懷也。佛以度生為懷,眾生成佛機熟,為說難信法,令究竟脫,故悅也。 阿彌陀,所說彼土之導師,以四十八願,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,永階不退者也。 道源長老 講解: 蕅益大師要學教,因為當時中國佛教大乘有八大宗派,無法抉擇應該學哪一宗,因此用紙捲成一捲一捲,在佛前禱告拈鬮,結果拈的是天台宗,因此他教理學天台宗,但是他不承認自己是天台宗的子孫,因為他觀察當時中國佛教各宗派之間,門戶之見甚深,互相詆毀,他不加入鬥爭,但還是用天台宗的家法解釋經典。 自古以來,解釋一部經,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天台宗的家法,叫五重玄義;一種是賢首宗的家法,叫十門分別。初學的人看五重玄義,或十門分別,會感覺看了半天,還沒解釋到經文。但是久學的人,一看就瞭解是用天台宗,或是賢首宗的家法解釋經典。 無論五重玄義或十門分別,在解釋一部經之前,都先提綱契領,解釋這部經玄妙的義理,再進一步解釋經文,使聽者容易明白經文的要義。 「第一釋名」,第一重玄義,先解釋經的名字,「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」,「此經」就是《阿彌陀經》,能說的是佛,所說的也是佛,都是究竟覺悟的聖人。 「佛者,此土能說之教主,即釋迦牟尼。」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的「佛」,是指娑婆世界能說的教主,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。「乘大悲願力,生五濁惡世。」釋迦牟尼佛乘著大悲願力,他最初發心,就是觀眾生苦,發大悲心,由大悲心,發度盡眾生的大願,所以生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。 梵語佛陀,翻成中國話叫覺者,者是指人之詞,覺者是大覺悟的人,不翻為覺者,因為梵語佛陀具有三種覺義: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,但是中國話的覺者,沒有三種意思,所以保留梵語佛陀,這叫「含多義不翻」。 蕅益大師智慧高深,他解釋三覺:「以先覺覺後覺」,先覺,佛自己先覺悟,叫自覺;覺後覺,覺悟其他的眾生,叫覺他。「無法不知,無法不見者也。」叫覺行圓滿。具足三覺,成為佛陀,這是我們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,是能說的教主。 「說者,悅所懷也。」「悅」是歡喜,「懷」是心懷,悅其所懷,「佛以度生為懷」,佛說話和我們凡夫不同,佛沒有第二念,以度眾生為他的心懷,佛要把度眾生的法門說出來,心裡才歡喜。 「眾生成佛機熟,為說難信法,令究竟脫,故悅也。」佛在《阿彌陀經》最後結經的時候說:「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」佛說法是應機而說,要是眾生沒有成佛的根機,佛不說這種法門;佛觀察眾生成佛的根機成熟,才說淨土法門難信之法。 你能生起信心,發起願力,執持阿彌陀佛名號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一生到西方,就了生脫死,得到究竟解脫的利益。 「阿彌陀,所說彼土之導師」,「彼土」是西方極樂世界,釋迦牟尼佛是能說的佛,阿彌陀佛是所說的佛,是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。「以四十八願,接信願念佛眾生」,阿彌陀佛最初親近世自在王如來,在世自在王如來會下發了四十八大願,依著四十八大願修行,積功累德,莊嚴成就西方極樂世界。 《阿彌陀經》信願行三資糧,行就是念佛,有信心、願力,執持阿彌陀佛名號,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信願念佛的眾生。「生極樂世界,永階不退者也。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是阿鞞跋致,永遠不會退轉,下面講到經文時,會再解釋。 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》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道源長老《阿彌陀經要解講記》-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