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的因果 聖嚴法師開示

◆【樂法】——修行的因果 「佛說一切法,為治一切心,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」 凡夫修行,從心有餘而力不足開始。樂法與信心,是覺悟過程中最關鍵的正向特性,引導我們克服煩惱障與所知障,加深對自己、對善知識、對法門的信賴;不但可以減輕自我中心,最終還能放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與諸佛菩薩同願同行。 放鬆的感官體驗與修行入門的方法非常相似,但因基本的信念與學習態度不同,果報也就天差地遠。缺乏內在自信心的人,很容易誤解慚愧與懺悔的本質,於是忽略教法之間的關聯性和必要性。 三世因果與業感緣起,是禪修最重要的依據。我們的身、心、環境源自個人的業力,苦、樂、憂、喜都是自作自受,與他人沒有關係。因此,懺悔業障不是情緒的宣洩,也不是苦肉計,而是認清自己的過失,並決心改變。坦承錯誤的轉化,便是愈來愈表裡一致,面對善、惡、順、逆,漸漸地心平氣和。 驕慢與邪見,是共生的強悍習氣。「驕」是自命不凡,與生俱來的自滿性格,所以《禮記》強調:傲不可長,欲不可縱,志不可滿,樂不可極。「慢」則專指修行者對於戒、定、慧等成就,感應能力或法緣殊勝,產生虛榮感或嫉妒心。慚愧心與因緣觀的整合,即是對治自我意識及權力欲網的解藥。 當禪者不再關注個人利益,法喜與禪悅的感受就會深刻。常常練習制心一處,六根便不放逸,思想及生活都會安於簡樸;若能以空為自我,則能以菩提心發願,讓修行、功德、眾生緊密相連。唯有與般若波羅蜜相應,願心才會起真實作用。 ◇資料來源:《心在哪裡?》,《禪在哪裡?》 ◎ 延伸閱讀:【解脫慧】——無我與慈悲 智慧心,是無我的功能,與平等慈悲同在,能清淨無染地回應眾生,如同山谷的回音,寺院的鐘聲,大叩大鳴、小叩小鳴、不叩不鳴。 修習般若波羅蜜,必須止觀並進。一方面擦亮心鏡,恢復光明映照的特性,另一方面,要放下煩惱心與攀緣心,安住於現在。當心不再忙著比較、貼標籤或企圖改變任何情況,就會趨向平靜、柔軟、專注,如實看見事物的本來面貌。 凡夫的念頭來來去去,有些妄念傳達出強烈的執著,與自我感連成一氣,使我們不容易區別,但是修行者很清楚,執念並不等於我。大乘佛法立基於禪觀與菩薩道的統合,出離心與大悲心密不可分。開悟的心,即是菩提心。 許多人想像著,悟前悟後存在截然不同的修行方法,因此,某些人對「頓悟」特別感興趣,某些人卻認定開悟是遙不可及的目標。事實上,能夠實證空義的人,在見性之前的心態與修持,已經與覺悟的境界相應。悟道與日常修行完全相關,無所求行,代表以利他的心,在無常、空、無我的見解及體驗上,精進不懈。 南泉禪師辭世前,有一位弟子問:「師父圓寂後,將到哪裡去?」禪師不經意地說:「我會到山下做一頭水牛。」弟子非常震驚,很想追隨師父,便問:「那我能跟您去嗎?」禪師回答:「可以,但你跟來的話,就得吃草了。」 徹悟者的心中沒有特定對象,十方眾生都在他的心裡。對南泉禪師而言,輪迴與涅槃不一不異,都是隨緣應化,然而我執堅固的弟子,就只能隨業流轉了。因為未曾降伏的虛妄心,即使懷抱悲願,也無法融入「心無所住」的解脫自在。 ◇資料來源:《禪在哪裡?》,《無法之法》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