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定慧三學的次第 玅境長老開示
戒定慧三學的次第
一增上戒學。二增上心學。三增上慧學。
先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。無憂悔故歡喜安樂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。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。如實知見故能起厭。厭故離染。由離染故便得解脫。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。
美國法雲寺 玅境長老《瑜伽師地論》 講記(錄音帶 T289)
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.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.第二瑜伽處之三
辰二、次第(分三科)
巳一、問
問:何緣三學如是次第?
這是第二科「次第」。第一科是「數」,戒定慧這三學的數。現在說戒定慧的「次第」分三科,第一科是「問」。「何緣三學如是次第?」什麼因緣、什麼理由戒定慧三學這樣的次第?為什麼慧不在前面呢?一定要戒在前面呢?
下面是第二科回「答」分二科,第一科「別辨」,第二科是「略顯」。
巳二、答(分二科)
午一、別辨
答:先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。無憂悔故歡喜安樂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。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。如實知見故能起厭。厭故離染。由離染故便得解脫。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。
「先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」,這個戒在前面的理由先說明它。修行人他最初能夠持戒清淨,「便無憂悔」他心裡面就不會有「憂」、有「悔」,心就會很安靜。「無憂悔故,歡喜安樂」,他持戒清淨沒有憂悔;若是犯了戒了他心裡憂悔,心就不安了。若不安的時候,想要靜坐修止觀就有困難。現在持戒清淨心裡沒有憂悔,心裡面就會很平安。因為平安的緣故「歡喜安樂」,就是有這樣的作用。
「由有樂故心得正定」,由於心裡面有喜樂,他的心就會能夠成就禪定了。「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」,因為持戒清淨就容易得定,所以先要「持戒」。「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」,你的內心成就了禪定以後,你的心力廣大,能夠對於諸法實相能「如實的覺知」,能「如實的觀見」,那就是成就智慧了。
「如實知見故能起厭」,因為真實地知道一切法性了,你對於世間法,對於色受想行識,就會生起厭惡、厭離心,就不會去愛著了。「厭故離染」,因為有厭,就不會有污染,就不會有錯誤的事情。「由離染故便得解脫」,你就是得聖道了。就是由慧得解脫。
如果是沒有得到定,這個「如實知如實見」就很難現起,所以先應該有「定」,而後有「慧」,有慧才能得「解脫」。因此戒定慧是這樣的「次第」。
《披尋記》九四○頁:
歡喜安樂者:三摩呬多地說:歡者,謂從本來清淨行者,觀資糧地所修淨行,無悔為先,慰意適悅。心欣踊性。喜者,謂正修習;方便為先,深慶適悅,心欣踊性。安者,謂離麤重,身心調適。樂者,謂由如是心調適故,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,以離彼品麤重性故,於諸煩惱而得解脫。(《瑜伽師地論》卷十一)此應準釋。
「歡喜安樂者」這四個字怎麼講?「三摩呬多地說:」這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。「歡者」,歡這個字怎麼講呢?「謂從本來清淨行者」,就是從最初發心出家受戒以來,從開始受戒以來就沒有犯戒,所以叫「清淨行者」。「觀資糧地所修淨行,無悔為先,慰意適悅」。觀這個資糧地,這個資糧地就是初開始來到佛法裡邊來,就是要準備修學聖道的這一切的因緣,不是一開始就能修學聖道先要有一個準備的階段。
什麼是聖道的資糧呢?就是前面我們都學習過了。就是「戒律儀」,持戒清淨是聖道的資糧;又修這個「根律儀」,這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,要保護它的清淨,六根清淨,叫「根律儀」。第三是「於食知量」,就是日常的飲食要知道量,不能夠吃太多,也不可以吃太少,你要知道量。這樣的時候,你靜坐的時候就容易相應。你吃太多了不行,坐在那裡止也止不好,觀也觀不好。吃太少也不行,你沒有力量,止觀也不能修學的。所以這是於食知量。這第四個要修「悎寤瑜伽」,就是睡眠的這件事,不能睡太多、睡太少也不行。其次最後一個是「正知而住」,正知而住就是一切時、一切處要保護內心的清淨,那叫「正知而住」。這就是「資糧地」。「資糧地」就是外凡位,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,這準備修學聖道的階段,叫「資糧地」。「所修」的「淨行」,就是這五種,這是一個清淨的德行。
「無悔為先,慰意適悅」所修的淨行,這五種資糧以「持戒」清淨為「先」,是最初的一個條件。持戒清淨就不後悔,犯戒就會悔恨了。「慰意適悅」你不犯戒心裡面不後悔,你就會有「慰」。「慰」者,安也。就是心安,心裡面很平和。「適悅」這個適,就是悅。心裡面心安就是「喜悅」。
「心欣踊性」這句話是總說前面這「無悔為先,慰意適悅」。你的內心「有欣踊性」,「欣」就是歡喜,這個「踊」是一個跳動。心裡面歡喜,歡喜到這麼個程度,心裡面跳動。那就叫做「歡」,「歡」這個字是這樣意思。這個字簡單地說,就是持戒清淨心裡面安和,叫做「歡」。
「喜者,謂正修習,方便為先,深慶適悅,心欣踊性」。「喜」這個字表示什麼意思呢?「謂正修習,方便為先」。前面五種資糧準備好了,你就正式開始修習定的前方便。在正式修定之前你要做這件事。什麼方便呢?就是破除去五蓋:「貪欲蓋、瞋恚蓋、惛沈睡眠蓋、掉舉惡作蓋、疑蓋」這五種蓋,要破除這五蓋。這個是修定的前方便。「深慶適悅」,你在努力地破除這五種蓋,就是「五停心」了,你心裡面非常歡喜破除這五種蓋,每天努力地來破這個蓋,你對這件事深深的慶悅心裡歡喜。「心欣踊性」,這個喜就是這樣意思,就是這樣的欣悅。
「安者」,「歡喜安樂」這個「安」這個字怎麼講呢?「謂離麤重,身心調適性」。「安」這個字是什麼呢?就是「離麤重」。就是把這五蓋的粗重,你破這五蓋破成功了,破成功了這個「麤重」是不自在、不調柔,叫做粗重。你心裡面有貪欲、有瞋恚、惛沈睡眠、掉舉惡作、有疑,有這種蓋的時候,那就叫做「麤重」,心裡面不自在、不調柔。現在遠離了蓋以後,你的身心就感覺到「調順適悅」,身心就不同了。有這種感覺那就叫做「安」,這個「安」是這樣意思。
「樂者,謂由如是心調適故,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,以離彼品麤重性故,於諸煩惱而得解脫」。「樂」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?「謂由如是心調適故」。就是由於你修這「五停心觀、修不淨觀、修慈悲觀、修緣起觀、修界差別觀」,修這五停心觀,破除了那五蓋的粗重的時候,心裡面調順了,這個時候「便得身心無損害樂」。這個時候你的身心就沒有五蓋的傷害,就是沒有「欲」的傷害了,你心路裡面感覺到快樂。我們沒有離欲的人,沒有欲還不行感覺到不可以。等到修行成功的時候,才覺悟到「欲」是對自己有損害的。現在沒有損害的時候,心情樂,心情有喜樂。「及解脫樂」,這個就是把欲界的煩惱完全消除了,心情自在,叫「解脫樂」。「以離彼品麤重性故,於諸煩惱而得解脫」。這個「解脫」怎麼講呢?因為你修五停心觀,遠離了五蓋的麤重性故,於欲界一切的煩惱就解脫了,那叫做「解脫」。這個不是說得聖道叫解脫,不是這個意思。這個「歡喜安樂」是這麼解釋,這是前面在三摩呬多地講過了的文。
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。
這是解釋那個「歡喜安樂」就是得了定的意思。「由有樂故心得正定,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」。這個得了定以後,在禪定裡邊就是在初禪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裡邊修毗缽舍那觀。修這善巧的觀察。蘊善巧、界善巧、處善巧,乃至緣起善巧,就能夠如實知見。「如實知見故能起厭,厭故離染,由離染故便得解脫」這是得聖道。
「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」,這個時候把三界的愛煩惱、見煩惱完全消除了,就沒有這些煩惱的繫縛了,你就成就了那無我的清淨的智慧。「證無所作」就是證悟了那個無為的境界,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。就是一切賢聖都成就了無為的境界,就是「證無所作」。「究竟涅槃」這就是到達了那個不生不滅的境界。
這是前面「別辨」,別辨戒定慧的次第。「戒」能夠無悔令心安,所以修定的時候容易有成就。得了定以後,就能幫助你「如實知見」,就容易得解脫。是這麼一個次第。
午二、略顯
如是最初修習淨戒,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。
前面說到「三學的次第」,這是第二科再「簡略地顯示」它的次第。
「如是最初修習淨戒」,像前面這一段文所表達的意義,就是最初發心修學聖道的人,他先要修習淨戒,由學習淨戒而不違犯,「漸次」地「進趣」,就是逐漸的次第的去學習定,「進趣於定」。「後證無作」,後來修學智慧,就是見到無為法。「後證無作究竟涅槃」,就達到了涅槃的圓滿境界。
巳三、結
是故三學如是次第。
這是結束這一段,三學是這樣的次第。所以戒應該在先,而慧應該在後,禪定應該是在中間。總而言之,戒和定都是幫助智慧,由智慧能成辨所應作的事情,就是得涅槃了。
《披尋記》九四○頁:
證無所作究竟涅槃者:所作已辦,過此更無勝所作故,名無所作;是即無準,由是說名究竟涅槃。思所成地說:若婆羅門作所作已,數復應作,更有勝上所應作事,當知此非真婆羅門。若婆羅門證婆羅門所應作事,超登一切薩迦耶岸安住陸地,當知此是真婆羅門。(《瑜伽師地論》卷十八)其義應知。
「證無所作究竟涅槃者:所作已辦」所應該作的事情已經成辦了。「過此更無勝所作故」過了這個階段以後,更沒有更殊勝所應該作的事情,所以叫做「無所作」。「是即無學」就是阿羅漢無學的境界。「由是說名究竟涅槃。思所成地說:若婆羅門作所作已,數復應作」還應該繼續作,還有不圓滿的。「更有勝上所應作」的「事」情。「當知此非真婆羅門」,這個婆羅門還沒成功,不是真實的。
「若婆羅門證婆羅門所應作事,超登一切薩迦耶岸安住陸地,當知此是真婆羅門。」若是婆羅門成就了婆羅門所應作事以後,能達到什麼境界呢?「超登一切薩迦耶岸」,超越了我見、我所見,超越了我、我所的煩惱。這個生死是此岸,煩惱是中流,涅槃為彼岸。超越了煩惱的中流,煩惱主要的就是我見,我、我所見。超越了我見的煩惱的中流,就是登「涅槃的彼岸」了。「安住陸地」,就是安住在無為的境界,到於空地離諸恐怖,安住無為的境界。「當知此是真婆羅門」。這在(《瑜伽師地論》卷十八)。這樣說「其義應知」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