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二十五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二十五) 第十二章之一   「佛言:人有二十難:貧窮佈施難。豪貴學道難。棄命必死難。得睹佛經難。生值佛世難。忍色忍欲難。見好不求難。被辱不瞋難。有勢不臨難。觸事無心難。廣學博究難。除滅我慢難。不輕未學難。心行平等難。不說是非難。會善知識難。見性學道難。隨化度人難。睹境不動難。善解方便難。」 良因曰:   在本段經文中,佛陀舉出修行上,從淺至深有二十種困難的境界,需要我們去層層突破。在這過程當中,必須依著智慧力的幫助,並非只是靠著道心便能突破的。   例如常行佈施不是一般人的習慣,所以必須透過智慧的抉擇:不佈施的過患,以及果佈施的功德。這是第一:智慧的抉擇。   透過智慧的抉擇之後,接著便是要立定志向:既然心中認可佈施的重要性,因此必須透過立志,來堅定自己實踐的力量。   立志之後,接著便是實踐,縱然現在做不到一百分,那就從十分、二十分、三十分 …… 慢慢做起。能夠透過上述智慧抉擇、立志、實踐的過程,此處所謂的二十難,久而久之,也不這麼困難了。   一、「貧窮佈施難」:一個人若是貧窮,要行佈施就不容易了。因為縱然知道佈施是好的,但是經濟狀況不佳,這時就會有心理上的障礙。應當透過智慧的抉擇:為什麼今生會貧窮?那是因為前生沒有佈施的原故;如果今生再不佈施,今生、來世依舊貧窮,永遠無法脫困。 我們看到有些窮人,往往越是慳貪則越難脫困;相反的,喜歡做善事的人往往福報越大。 因為過去生的習氣,所以會有慳貪、慷慨的差別。也因為這習氣構成今生貧窮、富貴的差異。過去已不可再追,只有現在開始栽培善根,才能徹底轉業。   此外,因為貧窮的原故,所以能行佈施則更加難得,功德也就更加殊勝。例如:如果佈施一萬元之後,存款就只剩一千。這樣佈施一萬元對貧窮人來說,是一個很大的抉擇、必須發很大的心!但是對於億萬富翁而言,佈施一萬元則毫不費力。因此同樣佈施一萬元,貧窮人佈施的果報,可能比富翁來的殊勝,因為更難得故。   《陰騭文廣義節錄》當中提到一個實際的例子:   古時有一位普超法師,是一位聖僧。因此很多人都願意供養他。有一次他來到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,當地的老百姓知道了,都爭先恐後的供養。而在當地有一戶非常貧窮的人家,主人有四個女兒,都窮得衣衫不能庇體。而大女兒比較有善根,她也想供養聖僧。然而自己這麼貧窮,該怎麼辦呢? 她就在家裡到處尋找,好不容易終於在屋樑上挖到一些亂草,裡面有些米糠,她便將米糠研磨去皮。同時將身上穿的僅有一塊布,一起拿去供養。當然,如果佈施身上的布,那就沒衣服可穿了,因此白天不能去。她就等晚上夜黑之時,靜悄悄的來到佛寺,將布丟入僧人住處,並將研磨去皮的米糠,放入道場的米缸內。 當佈施完畢之後,她心中很是慚愧很自責:過去生就是因為慳貪,所以感召今生如此貧窮的果報。於是發起至誠懇切的誓願:如果因為這樣至誠懇切的佈施,能使我未來永遠免除貧窮之苦,希望米缸內的米都變成金黃色!當祝願完畢之後,就先回去了。   結果第二天早上,大眾僧發現米缸的米,都變成金黃色,感到十分驚訝,就到處詢問,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貧女發願的關係。當地的善心人士深受感動,便佈施這戶人家許多財物,她們也因此衣食不缺了。而這位大女兒因此思維:我只是依著極虔誠之心,做這樣小佈施,便能得到大果報;要是能夠一輩子出家修行,那果報更是不可思議,因此發心出家修行了。   以上是透過佛法的思惟,來生起佈施之心,沒有甚麼高深的理論,要的只是常常思維與實踐,慢慢的它就會變成一種習慣了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