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講錄_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

佛言:有人患淫不止,欲自斷陰。佛謂之曰: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。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。邪心不止,斷陰何益?佛為說偈:欲生於汝意,意以思想生;二心各寂靜,非色亦非行。佛言:此偈是迦葉佛說。   經文取一境而說,是說貪淫的煩惱心很強烈,使他晝夜顛倒、不能安心,甚至不能見境,一見境就昏迷;不但昏迷,他的動態、邪念都降伏不住。我曾見過這些人,瞋心重的人也有,各有不同,這是講貪欲重的。當然大家不會都是這樣,這只是取其重的來說。   「佛言:有人患淫不止,欲自斷陰。」有人的淫心不止,心中的欲火在燒;欲火一燒,生理上就蠢動。這時既不知要觀離欲,也不知修不淨觀。欲心重的人像重病一樣,縱然有良藥,也不是一劑、兩劑就能除掉的。   如果病沒有藥來除,那真是太苦了!人一到苦得不能受時,什麼非理性的事情都做得出來。你看有些常受病苦的人,不都是想自殺、跳樓嗎?誰不貪生怕死?可是到那時為什麼還那麼勇敢要死?實在是苦受不了!苦受不了,是不是一死就了了?不是!但凡夫不知道嘛!以為只有一死才能免掉他的苦。   情欲重就日夜思惟,思惟、思惟,到了不能控制就瘋了、癲了,看到人就要擁抱。還有思著、思著,生理上就蠢動,一天、兩天,時間一久就生病了,那個根——陰之處就好像刀在割、針在刺,你想想看!那有多苦!晝夜二十四小時不能安眠,想小便又沒有,沒有又要想小便;一小便,那個地方就像火在燒。為什麼會這樣?就是邪心思惟到這樣。   這裡講「有人」,是指有一個人。到這時候苦得想拿刀來斷陰,不行!那不是治病的根源喔!如果比丘有這情形,那千萬不能斷陰!一斷陰,你到底是男是女?男也不像男、女也不像女。比丘就是比丘,比丘尼就是比丘尼;真正你男就是男、女就是女,不能男不男、女不女,那是陰陽人,沒有資格出家受戒的。   「佛謂之曰: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。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。邪心不止,斷陰何益?」佛陀告訴比丘:「你想斷陰就不如斷心。要知道!這一切所感受的苦不是陰自然生的,而是你心中胡思亂想招感的。」因為「心如功曹」。曹就是官曹,就像衙門、上級的官署,能指揮、發號司令的人。這心沒有正思惟就是邪念,你邪念受了苦惱,趕快再走回頭路就好了。所以講「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。」   這些欲念是「從」,根本是在第六識的意心,把意心顛倒想收回來,所謂「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」嘛!否則你邪心不止,斷陰也息不了欲火,光是斷陰沒有益喔!「邪心不止,斷陰何益?」這是教你要想得到寂靜安樂,要斷分別顛倒的妄想心。   所謂「心如功曹」,這是比喻心是個指揮、是個主。「從者都息」,從就是隨從,我們第六意識心是主,思心所是從,心所是由心而指揮、而動;心不動,心從也就停了。心為主,所以我們常時說:「將軍主帥能行令,不動干戈致太平」,就是教我們要把這個心收攝好。「萬法唯心」,心能造善,心能造惡;心能造惡,心也能滅惡。所以大家把心要好好調適好了。   這章的標題是「心寂欲除」,心寂就是心定、寂靜、寂滅。滅去了淫欲煩惱就歸於正定;欲不除,自然也沒有寂靜之樂了。因為它的根本是在功曹,就是你思想顛倒,把顛倒的思想轉過來就好。   怎樣轉過來?所謂「多貪眾生不淨觀」,修不淨觀嘛!但是煩惱習氣太重的時候觀不起來。不但沒辦法作觀,就是念觀世音菩薩也沒有用——不是念觀世音菩薩沒有用,要多念才有用。思想作觀,你才一觀、兩觀當然觀不起來,要多多地觀。那個欲心為什麼造到令你受這麼大的痛苦?也是你一念、二念、三念,念念不忘,才感到這些苦報。   如果你偶爾想,只要隨時有顛倒想,就隨時以正觀來滅除。好像星星之火一著了,一彈指就沒有、一吹就滅了嘛!小火不熄,等到大火來了,那要多少力量才能滅掉?這不但年輕人要注意,年老的人也要注意!這個欲重的煩惱,如果道業沒有相應都是會犯的,這不是年老、年少的關係,是業習喔!   這是講心,心要令它不貳過。所謂「不怕念起,但怕覺遲」,一念顛倒想,即刻就把它抓回來,猛念一聲「阿彌陀佛」。或者坐在那邊就站起來,站著就運動一下、身子轉一下,如果躺在那裡就趕快起身;要動,不能躺在那邊老是由它睡著想,或坐在那邊由它坐著想。其實心就好像指南針,把它轉一下、動一下就好了。   一切皆是心想嘛!你們念蒙山儀文都知道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。十界都是你心所造,所以佛陀總是教我們念念要念佛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,是心念佛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;你心想到財色名食睡上,心就是三塗。你自己造地獄,想、想、想,想成了,地獄就現前。   你平時就要先預備,情欲還沒有萌動就先修不淨觀,好像敵人還沒有來,就預先設法抵抗,那他就不會來;即使來了,迎頭就把他擊掉了嘛!不淨觀一修成,就算你故意想男女之間的事情,那都是安然寂靜,功夫成就了嘛!就像鵝鴨下水不沾水。念觀世音菩薩功夫成就了不是更加好?不但欲念解除又是生西方的資糧。   大家要用功喔!你不用功,那受苦是活該的,又空過時間。諸位!不要等病來了才要醫治,那你好苦喔!花醫藥費又花時間。治病不如預防,預防勝過醫療啊!凡夫法是如此,佛法也是。所以平時就要用功,心要在三寶上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與三寶相應,得到三寶氣氛、三寶慈光加持;你老是與魔相應,就得到魔的氣氛。   大家為什麼要聽經?為了降伏煩惱。怎麼樣降伏煩惱、怎麼樣對治煩惱,你們在這地方若有什麼疑問,隨時可以問,要消滅煩惱嘛!煩惱去除,身心才自在,有煩惱太苦了!佛陀大慈大悲,為哪個而慈悲?就為著苦惱眾生嘛!要幫你解決苦,不但教你離苦,還要教你得寂滅之樂。如何得寂滅之樂?下面四句偈教你斷邪心。   「佛為說偈:欲生於汝意,意以思想生;二心各寂靜,非色亦非行。佛言:此偈是迦葉佛說。」佛陀說:這偈子不是我說的,是過去迦葉佛所說。佛佛道同,過去佛這樣說,現在佛、未來佛也是這樣說。你們將來成佛化度眾生,教人如何斷欲,也就是說這四句偈;不過我要是成佛就不這麼講,我教人念觀世音菩薩就好了。教人念觀世音菩薩,簡單俐落,多麼好!同時又是生西方的正因。我這麼講,觀世音菩薩聽到一定好歡喜!   什麼叫做「欲生於汝意,意以思想生」?欲就是顛倒想、情欲。欲生於第六意識心,為什麼生於第六意識心?因為你邪思惟,你正思惟就沒有欲。「二心」就是意心、思惟心,這就說到唯識的思心所、想心所。為什麼你要想壞的?你想好的就身心自在嘛!你要是將這兩種心寂靜下來,哪裡還有什麼色、什麼壞行為?沒有喔!你們要知道心識、心所的分別,那就要研究百法。百法的意義就是:「色法十一心法八,五十一種心所法,二十四種不相應,六種無為成百法。」這是總偈。   淫是煩惱之中的重煩惱,我們把這個解決了,生死根就沒了。祝福大家:解決生死根,早成清淨寂滅道!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