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二十四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二十四) 第十一章之三   「佛言:飯惡人百,不如飯一善人。飯善人千,不如飯一持五戒者。飯五戒者萬,不如飯一須陀洹。飯百萬須陀洹,不如飯一期陀含。飯千萬斯陀含,不如飯─阿那含。飯一億阿那含,不如飯一阿羅漢。飯十億阿羅漢,不如飯一辟支佛。飯百億辟支佛,不如飯一三世諸佛。飯千億三世諸佛,不如飯一無念無住,無修無證之者。」 良因曰: 根據《大智度論》中的說法,菩薩有兩類:一是智增上菩薩、另一則是悲增上菩薩。   智增上菩薩行佈施之時,會以智慧揀擇田的優劣。如果面對必須二選一的情況,會選擇供養佛,而不佈施給乞丐。因為對佛的皈依之心,同時因為佛是最殊勝的福田,因為供佛可以迅速積累廣大的福德資糧,未來能夠快速地成佛、度眾生,所以會選擇供佛。   而悲增上菩薩面對決擇時,會先供養給乞丐,因為他認為許多人都會供養佛,而佛本身也並不需要我們的供養,因此供佛並沒有那種急迫性。但是如果不施捨乞丐,他們可能馬上面臨餓死的危機,因為憐憫心故,悲增上菩薩會選擇先佈施給乞丐。   龍樹菩薩接著討論:這兩種菩薩,哪一種功德較勝?   智增上菩薩雖然所面對的田很殊勝,但是他的心量往往因此不夠大,分別心太強故。而悲增上菩薩心量雖大,但是所對的田太差了,所以都不圓滿。 要怎樣才圓滿呢?龍樹菩薩說:登地的菩薩,也就是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,能平等行於佈施。在佈施之時能以智慧觀照,所以內心不分別:無論是佛也好、是乞丐也好,都平等地佈施。而這種平等佈施,又不僅是悲增上菩薩的廣大慈悲,更能夠觀察一切法都如夢如幻,因此乞丐的佛性、與佛的佛性,都是無二無別的。依止這樣清淨的意樂,供養的是眾生本具,清淨本然的佛性,而不僅是他的外像。這樣的佈施是隨順於自性,能夠開顯性具功德,是最極殊勝的。   這是說明佈施之時,如何用心的方法。因此在佈施時,應行平等佈施,隨緣地佈施,眾生有需要的時候,我們就幫助他。同時在佈施時,能以供佛的心,來供養一切眾生。不僅是慈悲,同時也觀察眾生的佛性,而能以供佛的心境,來供養所有眾生。以這樣的慈悲、智慧行于佈施,功德最殊勝。   《法華經》中,常不輕菩薩頂禮一切眾生,並說:「我不敢輕於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。」他不並是頂禮眾生的色身,而是頂禮眾生性具一切功德的佛性。因此我們行佈施之時,也應以供養眾生清淨佛性之心,來供養一切眾生。 本章是約著境界、心態來說明如何佈施,為自己培植廣大福德資糧的方法。首先培養多佈施的習慣,接著教導如何層次提升,乃至從有相行轉至無相行,以圓滿佈施波羅蜜的方法,知難行易,再來就是需要實踐了!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