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三十四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三十四) 第十二章之十   「佛言:人有二十難:貧窮佈施難。豪貴學道難。棄命必死難。得睹佛經難。生值佛世難。忍色忍欲難。見好不求難。被辱不瞋難。有勢不臨難。觸事無心難。廣學博究難。除滅我慢難。不輕未學難。心行平等難。不說是非難。會善知識難。見性學道難。隨化度人難。睹境不動難。善解方便難。」 良因曰:   十三、「不輕未學難」,「未學」指的是初學者。一個老修行不輕視初學並不容易,因為剛學佛的人,甚麼都不懂,因此很容易對他們生起驕慢心。   那麼應該如何來對治這問題呢?智者大師說:「眾生善根難測」。意思是:如果僅以外相、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的善根,是很容易看走眼的。因為剛學佛的人,好像什麼都不懂,但是一年後他的修行,可能會超越我們。為什麼呢?因為過去生,他已經栽培了深厚的善根,所以今生只要稍加努力,很快的就能帶動過去生的功德。 此外每個人的用功程度也不一樣,初學者雖然起步晚,但是由於特別用功;而一個老修行可能止步不前,過兩年可能就被超越過去了。就像本師釋迦牟尼佛,比彌勒菩薩晚發菩提心,可是由於釋迦牟尼佛的精進,因此很快的就超越了彌勒菩薩,而提早成佛。   此外我們也可以這樣想:這位初學可能是大權示現的菩薩,只是為了來此陪我們用功修行,所以不能隨便輕慢。   就像唐朝的寒山、拾得,是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的化身。可是國清寺裡的僧眾,除了住持之外,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來歷。所以對這他們的奇怪的行徑,總是以輕視的眼光來看待。後來知道了兩人的真實身份之後,僧眾大悔,但已是來不及了。   再舉印度寂天菩薩的故事:他平常所表現出來的,就是一付好吃懶做的樣子,因此僧眾給他取個外號,意思是「混飯吃的人」。有一次大眾為了讓他出糗,就邀請他在大法會中為大眾開示,而尊者居然就答應了。在法會當天,僧眾為了要看好戲,就搭了一個非常高大的法座,而寂天菩薩不知怎麼就上去了。同時尊者在說法時神色自若,法音微妙,使會場所有的人,都深深地折服。同時一邊說法,身體逐漸地上升。到後來只聽到聲音,見不到空中的人。當說法完畢,尊者的身影就完全消失在虛空中。原本嘲笑寂天菩薩的人,這時都感到懊悔不已,一位有修有證的大德,就這樣當面錯過了。由以上這些實例,我們可以了知,眾生善根確實是難測。 就像印光大師開示:「看一切人都是菩薩。唯我一人實是凡夫」,我們只能確認自己是凡夫,其他人今生、過去生的善根都是難測的,莫以牛羊眼視眾生,不應隨便輕視未學。   十四、「心行平等難」,縱然能夠不輕未學,心中難免還是存有法執,因此仍有高下批判之心。如認為誰有智慧、誰沒有智慧;誰有才能、誰沒有才能 …… 等等。分別心本身沒錯,錯在認為所分別的法有真實性,因此不能以平等心看待眾生,清淨心與人相處。   應該如何對治呢?可以這麼思惟:我們對眾生外相上的種種差別,仍有分別執著,這表示心還是粗重的。一個粗重不調柔的心,是無法入道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就表示平常所聞思的佛法,仍用不上力。雖然理論上知道「法性本來空寂」,但是事相上還是執著法是實有的,才會生起粗重的分別執著。   相反的,若能以平等心去看待一切眾生,內心會調柔善順得多。因此過去所熏習的佛法理論,就容易生根發芽,乃至開花結果了。《維摩詰所說經》說:「問:『道場者何所是?』答曰:『直心是道場』」,這是契入無生,所依止的道場。   若能以清淨平等之心,來修一切善法,無相的功德是最殊勝的。所以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說: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。無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之心,即是清淨平等之心,這是成就無上菩提之依止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