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二十二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二十二) 第十一章之一   「佛言:飯惡人百,不如飯一善人。飯善人千,不如飯一持五戒者。飯五戒者萬,不如飯一須陀洹。飯百萬須陀洹,不如飯一期陀含。飯千萬斯陀含,不如飯─阿那含。飯一億阿那含,不如飯一阿羅漢。飯十億阿羅漢,不如飯一辟支佛。飯百億辟支佛,不如飯一三世諸佛。飯千億三世諸佛,不如飯一無念無住,無修無證之者。」 良因曰:   本章與前一章相同,都是說明培福的方法,而此處是透過佈施來培福。此經文分兩大段,第一段約佈施的境,福田的差別;第二段則約這念能佈施的心。   首先看第一段:佈施的田,有肥沃的、有貧瘠的,因此一樣的種子,所結出來的果實也就不同。肥沃的田收成很豐盛,而貧瘠的田,只能得到少許收成,這是田的差別。   「飯惡人百」:飯,指贊助,不一定說就是給飯吃,要是能夠贊助他人,對他人行佈施都是。所謂世間的善人,是指能修行世間善法,如孝順、仁慈者。而佈施世間一百個惡人的福報,比不上佈施一位善人,是因為佈施給惡人,這些惡人反而因此去造惡業,甚至危害社會。善人則會因為他人的贊助,而去修善法,乃至對社會有很大的利益。而善人夠夠修善、修福,是因為我們的原故,所以自己也得能分享這福報。相反的,如果知道對方是個惡人還贊助他,可能就會與他結下共業;他造惡業,我們也要負擔一部分的責任,這樣對自己不僅沒有利益,反而有害。   「飯善人千,不如飯一持五戒者」:佈施世間一千個善人,不如佈施一位持五戒的優婆塞、優婆夷。澫益大師解釋:因為持五戒的人,必定是佛弟子,必然也會修學種種法門。所以他便能因為我們的佈施,而安心辦道,因此成就聖道。幫助一個人成就聖道,這福報多大啊!或許有人會想:他持五戒,不一定會成就聖道呀!可是應當知道:一位佛教徒必定多少會聽聞佛法,所以縱然今生沒有成就聖道,但心中已栽培佛法的種子。未來世也會因為善根種子的力量成熟,而終究成就聖道。   「飯五戒者萬,不如飯一須陀洹」:佈施一萬個持五戒的人,不如佈施一位初果須陀洹。因為須陀洹,破除了三界見惑,當下已經是聖者,而持五戒的人只是未來會成就聖道。同時須陀洹的所做所為,都能隨順於無我。因為隨順無我,也就是隨順於自性。 自性本具無量福德,所以他的一舉一動,不論是打坐、經行、度眾生 …… 都能任運開啟自性的功德寶藏,所以福報很大。所以若是有這福報佈施初果聖人,那是相當殊勝的。   「飯百萬須陀洹,不如飯一斯陀含」:二果斯陀含,已斷除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六品,因此無漏的智慧更強,煩惱更淡薄,所造善業更加殊勝。澫益大師說:二果斯陀含的智慧,即使百萬個須陀洹聚集,共相思惟亦不能知。所以佈施二果聖人,福報更大。   「飯千萬斯陀含,不如飯一阿含」:阿那含,斷盡欲界思惑,無漏的智慧自是更加猛利。縱使千萬個二果斯陀含聚集,思惟籌量,亦不能知三果阿那含的智慧,不知其舉足下足之事。因此若能佈施三果聖人,其福報遠勝斯陀含。   「飯一億阿那含,不如飯一阿羅漢」:因為四果阿羅漢已斷盡三界所有煩惱,見思惑都已脫落,到達小乘最高果位了。因此一億個阿那含聚在一起思惟,也不能得知四果阿羅漢的智慧。阿羅漢所成就的三昧、陀羅尼,阿那含皆不知,因此佈施阿羅漢,福報更大。   「飯十億阿羅漢,不如飯一辟支佛」:因為阿羅漢雖已斷盡三界見思惑,但習氣未除;而辟支佛則更斷除一些習氣。阿羅漢斷煩惱,就像將木頭燒成炭;而辟支佛就像將木炭燒成灰,燃燒得更加徹底。所以縱然十億阿羅漢,以智慧較計籌量,也不能了知道一位辟支佛的智慧。辟支佛的三昧、陀羅尼,阿羅漢不能知。因此佈施辟支佛,其福更大。   「飯者百億辟支佛,不如飯一三世諸佛」:三世諸佛,這裡是指藏教佛,也就是經過三大阿僧祗劫,發起廣大的菩提心,不斷修福、修慧,利益無量眾生。在最後一剎那,一念相應慧,頓斷三界見思惑。於菩提樹下成就佛道,而盡除一切煩惱與習氣。因為經三大阿僧祗劫,地利益眾生,所以福德資糧廣大無邊,非辟支佛所能比。而智慧方面,因為余習盡除,更是遠勝辟支佛。所以佈施百億個辟支佛,不如佈施一位三世諸佛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