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三十六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三十六) 第十二章之十二   「佛言:人有二十難:貧窮佈施難。豪貴學道難。棄命必死難。得睹佛經難。生值佛世難。忍色忍欲難。見好不求難。被辱不瞋難。有勢不臨難。觸事無心難。廣學博究難。除滅我慢難。不輕未學難。心行平等難。不說是非難。會善知識難。見性學道難。隨化度人難。睹境不動難。善解方便難。」 良因曰:   既然知道善知識的重要性,應如何契會呢?主要的有兩種資糧:第一是福德資糧、第二是智慧資糧。此外在積集福德資糧之前,還有一件重要的工作,就是先懺悔業障。   由於過去生的罪業,會蒙蔽我們的心,使我們見不到善知識,或者見面也是擦身而過;就好比鏡子沾了塵埃,便無法清晰的顯現影像。當心中有了障礙,往往就會執著己見,即使是善知識的功德,也會看成過失。所以不懺悔業障,縱然是佛陀現前,在我們眼中也,只是跟我們一樣的凡夫眾生而已。   在懺悔業障的同時,要積集福智二種資糧。依《廣論》的開示,就著福德資糧來說,這心念很重要,也就是要對親近的知識,發起「淨信為本、念恩生敬」之心。透過觀察師長的功德,並常憶念師長的恩德,以生起淨信、念恩之心。這樣能培養成老實、厚道的弟子相,作為入道的重要基礎。 在此基礎之上,接著便是於善知識廣修供養。所謂的供養,依《廣論》的教授,分為「內外財供、身口給侍、如教修行」三方面。前兩點是修福德,後者是修智慧。如教修行是最殊勝的供養,這也是親近善知識的主要目的。   在「淨信為本、念恩生敬」,以及「內外財供、身口給侍」的深厚福澤力加持下,弟子與善知識之間,建立深厚的因緣,這時師長的教授,便能如瓶瀉水般,完整的灌注到弟子的心中。學者也能因此而依教奉行,獲得大利益。所謂師長的加持,這才是最大、最殊勝的加持力。舍此而求其他外相上的感應,都只是外道的心外求法罷了。 所以真正的親近善知識,應當如是而行,漸漸的我們內心,也會與善知識越來越契合。宗喀巴大師說:「善知識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」,當親近過知識大德後,才能深感此言不虛,以及這句話所代表的力量了。「當弟子準備好的時候,上師會出現」,所以學人莫向外求,到處趕場,追逐名師,先準備好自己的弟子相才是根本。   十七、「見性學道難」:透過上述所說,修道的種種前方便,使我們從調伏粗重煩惱,到累積福智二資糧,都有了正確的方法。而這些努力,都只是為了日後的修行,乃至開悟見性,所奠定的深厚基礎。   而所謂的修行,蕅益大師說:「未開圓解,未可輒論修證」,依古德的高標來看,沒有明心見性以前,所謂的修行都只是「緣修」,是為了見性後的「真修」作準備。真正開悟以後,才可以說是正式修行的開始。 然而開悟見性,卻非一件容易的事,要如何才能明心見性呢?首先必須依止善知識,根據師長的教導,不斷的懺悔罪障,積集資糧,一旦善根成熟,因緣具足了,自然就能開悟見性。   我們參禪悟道,必須保持一種心態,那就是「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」。就只是不斷的精進修行,至於什麼時候會開悟,不要去執著。若是急著想開悟,而前行的基礎不夠,那根本就只是緣木求魚,本末倒置。而這念急躁想成就之心,往往也是著魔走上岔路的種子。   在《高僧傳》中有一則公案:有位古德精進修行好了幾年,始終無法開悟。後來生起一念勇猛之心,發誓如果不開悟,就不吃不睡。就這樣逼迫著自己精進用功。可是幾天過去了,仍舊沒有開悟。同時也由於體力透支,就昏厥在地。在昏迷中有位護法神規勸他:「法師這樣精進求道的精神,是值得讚歎的,但是開悟必須要眾緣成就。所以您還是接著正常用功,等到因緣成熟,自然會有水到渠之時。他接受護法神的指示,因此不求躁進,只是綿綿密密的用功,果然幾年後就獲得大成就。   從這段公案看來,開悟見性確實是急不來的。等到功夫到家,因緣成熟之時,自然就能夠徹見本來面目。反倒越是想得到它,離他也就越遠。只有大死一番,徹底做個老實頭,並兢兢業業的看好這念心。在善知識的的引導下,長時間的用功,「花枝春滿,天心月圓」之日,才是可期待的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