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》講記(十三)

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》講記(十三) 主題::天耳普聞願之一 經文: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,不得天耳,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,不悉受持者,不取正覺。(七) 這是講天耳普聞願,可以配合看附表中四十八願的總科判,就可以對四十八願的關係有個總體的認識。 天耳:一個修行人依止天住,所謂天住是指依止禪定而住。尤其指色界、無色界的禪定,在天住中,可以發起天耳。 天耳的功德:十法界眾生的聲音,不論遠近都可以聽到。如地獄眾生的痛苦呻吟,或他方國土——如藥師佛正在說法,他發動天耳也可以聽到藥師如來正在說的法。 阿彌陀佛在因地裡發起天耳普聞的願有兩方面的原因: 1、 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天耳,聽不到三惡道眾生的痛苦的聲音(地獄道眾生的哀號;餓鬼道忍受饑餓痛苦的聲音;畜生道眾生被宰殺時淒慘的聲音),修行人聽不到這些,慈悲心不易發起很堅固的量。因沒有親自聽聞到三惡道受苦的聲音,不容易真正發起大慈大悲的心。 2、 如果一個修行人能夠聽到他方佛國土諸佛說法的聲音,對修行的增上有非常大的利益。因為一切善知識當中,諸佛是最殊勝的善知識。 故阿彌陀佛發起天耳普聞之願。此處天人指極樂世界的一切天和人,《無量壽經》後面的經文裡對極樂世界眾生有一段描述:“其諸聲聞、菩薩、天、人,智慧高明,神通洞達。鹹同一類,形無異狀,但因順余方,故有天人之名。顏貌端正,超世稀有,容色微妙,非天、非人,皆受自然虛無之身、無極之體。”是說極樂世界不論是聲聞、菩薩、一切天人都是同時具足無量的功德,而且都是同一類,都是清淨莊嚴的,形無異狀。 既然功德上沒有太大差別,為什麼會有天、人、菩薩的名字差別呢?“但因順余方”是為了隨順他方世界的語言文字的稱呼。古德解釋也就是說:他在極樂世界,是聲聞、菩薩、天、人,是和他過去生所栽培的善根有關係。如果過去生中栽培的是天的善根,當然以修行念佛法門為主,兼修天的善根,這時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天的眾生;如果他在他方世界過去栽培的是人道的善根,以修行念佛法門為主,兼修人道的善根,以此回向求生西方,到極樂世界時就稱為人,因他在人方面的善根特別殊勝。同樣聲聞和菩薩也是一樣,過去是修聲聞道、菩薩道而來的,到了極樂世界,雖然形色都是一樣,但隨過去的善根,有聲聞、菩薩、天、人名字的不同。 同時在《無量壽經》後面講到,雖然有聲聞、菩薩、天、人名字的差別,但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樣“非天、非人,皆受自然虛無之身、無極之體”,每一個眾生都是一樣,以穢土天道眾生來定義他,其實不對;以穢土的人道眾生來定義他,也不完全是,所以是“非天非人”。此處強調極樂世界國中天人是天和人兩類眾生,是極樂世界中最普通根機的眾生都有六神通,其他聲聞、菩薩更不必說了。 那由他:億。 “不得天耳”、“不得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”是指天耳不能聽聞下至百千億億諸佛所說的法,就是指他的天耳至少能聽到百千億億諸佛所說的佛法。更重要的是“不悉受持者”,聽後同時都能夠受持。如果以娑婆世界眾生來說,是得到陀羅尼的菩薩才有此功德,得陀羅尼才能總持一切佛所說的法義。因受持是成就兩種功德: 1、有信心,對佛所說的法有信心,故能信受,對佛所說的法一絲一毫也不懷疑,馬上領受,縱然不一定馬上成就佛所說法的功德,或者剛開始不能親見法的內容,但仍然沒有一絲懷疑。 2、持:因念力成就的緣故,因有甚深的念力,故能聽聞百千億億諸佛所說的法並持守不忘,陀羅尼的力量,僅是一個極樂世界的普通天人就有如此功德——不僅聽到講法的聲音,而且能夠受持不失。 所以他說如果沒有成就這樣的功德,法藏比丘就不取正覺。如果此願沒有圓滿,代表我的積功累德還不夠,還要不斷地努力,到願力兌現,我才成就正覺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