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讚觀音文_正釋觀文—性體(一)

我們先說性體。什麼是性體呢?幽溪大師說:「云何性體?謂此心性,離四句、絕百非,體性堅凝,清淨無染,不生不滅,常住無壞。」講白話一點,性體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。大家唱讚觀音文,「成妙功德,具大慈悲」就是菩薩的性體,觀世音菩薩的心成妙功德,觀世音菩薩的心具大慈悲。   所謂「成妙功德」,「成」就是成就的意思,那「妙功德」呢?「功德就功德嘛!為什麼還要加一個妙字?」智者大師說:「所言妙者,妙名不可思議也。」什麼樣的功德才能叫做不可思議呢?假如你今世修了很多的福報、做了很多的善事,將來生到天上去,你成就了一個大梵天王、忉利天王的功德果報,當然是比人還要好;但那還是可思議的境界,不但是有為法,而且還是有漏——漏在三界。如果你今天成就了阿羅漢、辟支佛,乃至菩薩的功德,當然已經很殊勝了,可是還是不能叫做不可思議。那什麼才是妙功德呢?這個「妙」,就是妙真如性、妙覺明體,也就是清淨心、無為法,這才是妙。成就了妙真如性的全體功德,就叫做成妙功德,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「圓證法界」。   觀世音菩薩證極真如,所以他明白「一真法界性,具足十法界;依正本融通,生佛非殊致。」這意思是:從一真法界攝用歸體的角度來說,阿彌陀佛、極樂世界、娑婆世界,乃至至惡的眾生,都是一味平等,無有差別,當體不二。說當體不二,那還不夠圓滿,更應該說當下不二,所謂「當下圓明,無欠無餘」。  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:「一念心性具足了理具、事造兩重三千。」不但是心具,更是色具;不但是理具三千,更是事造三千。這個三千的意思,就是十法界的一切依正二報,也就是萬法。這樣講,可能諸位菩薩還聽不明白,我們就用剛才說的「依正本融通,生佛非殊致」來解釋。   所謂「依正本融通」,「依正」就是指依報與正報,以人法界來講,正報就是我們人,依報就是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,乃至山河大地。「融通」就是平等不二、同體的意思。所以這句話就是說,正報的人與依報的山河大地是同體不二。   這樣說起來,諸位菩薩可能會覺得很奇怪:「正報就是正報,依報就是依報,怎麼人跟山河大地會是同體呢?」當然諸位有這個疑惑,其實很多人都有這個疑惑;這個疑惑你不把它打破,就很難了生死。就因為我們認為,娑婆世界這個依報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,娑婆世界是我心外的穢土,所以道心發不起來。我們很難真正地去改變自己的煩惱習氣,好像所有的煩惱習氣都是娑婆世界帶給我的,所以有煩惱習氣是理所當然、無可厚非。   其實並不是娑婆世界帶給你煩惱習氣,而是你的煩惱習氣創造了這個娑婆世界。「心淨國土淨,心穢國土穢」嘛!同樣的,也因為我們認為極樂世界是我心外的淨土,距離我們好遠好遠,所以「願生西方淨土中」這句話,你說得一點信心都沒有;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的菩提願,你也畏縮而不敢承當。   你要是真正明白「一念心性具足了三千諸法」的道理,還有什麼煩惱習氣是斷不了的?無上佛道有什麼不可以求的?你會真正發出勇猛道心,徹底地改變自己。娑婆與極樂都在我們的一念心,就看你怎麼選擇。當然山河大地與人,一個是無情、一個是有情,乃至極樂世界是清淨莊嚴的淨土,而我們是業障深重的凡夫,這之間為什麼能畫上等號呢?因為這一切無量境界的差別相都是有為法,有為法就是空,金剛經云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   雖然是有為法,但在這個有為法當中,有一個不生滅的,那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性體——清淨心,所謂的中諦之法。諸位菩薩過去在聽開示的時候,應該都聽過了很多清淨心的道理,可能有人會疑惑:「這個清淨心到底是有還是沒有?是空還是不空呢?」蕅益祖師說得很妙:「中諦即真如門中不空義也。」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