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四十九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四十九) 第二十八章 佛言: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。慎勿與色會,色會即禍生。得阿羅漢已,乃可信汝意。」 良因曰:   透過前面的開示,努力實踐之後,在修行上漸漸會有一些功夫。但是此時更要戰戰兢兢,不能因此而大意。所以在本章佛陀告誡我們,不要因為學佛修行的時間久了,而過度的自信。尤其是那些會使愛染心生起的境界,更是要注意。   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」。這一段是總說,佛陀告誡修行人,應當要謹慎小心,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想法,因為凡夫的心是不可信的。依《八識規矩頌》的理論,眾生的第七識:「貪癡我見慢相隨」。也就是第七識恒常執著第八識為「我」,並對此生起「我貪、我癡、我見、我慢」的煩惱。所以只要內心不與空性的智慧相應時,這些煩惱就會任運的生起,這樣我們還能對自己太有自信嗎! 所以縱然經過修行後,多少能調伏內心的粗重煩惱。但是在的不淨觀尚未修成,以及我、法二空的觀慧,還沒有力量時,千萬別太自信。如果太過於自我感覺良好,認為自己很穩當了,就大開度化眾生之路,沒多久就要被眾生所度了。   「慎勿與色會,色會即禍生」,這段是別示。佛陀特別指示我們,在雜染的境界中,男女色是尤其要謹慎小心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「色會即禍生」。如果隨意的親近,甚至染著男女色,必定會帶來無量無邊的禍害。   夏、商、週三朝,是中國古代政治最清明,人民最安康的時期。開國國君如夏禹、商湯、周文王等等,都是非常有智慧、賢德的君王。但是,他們所建立的國家,夏商周的滅亡,除了末代皇帝的暴虐之外,都跟貪淫女色有關係。因貪色而敗家亡身,甚至國家覆滅的例子,歷史上太多了,所以可知「色會即禍生」。   修行人也是一樣,尤其是老修行,要特別注意。千萬不要對自己太有把握。只是有了一點修行的覺受,就急著去度眾生,也不存戒心,這會很容易出問題的。   過去在印度,有一個年輕出家人,他師父交待他,出家後要注意三件事。第一是「黃金」,第二是「女色」,第三是「聲名」。這位年輕人,因為涉世未深,所以對這三件事情的影響,並不太瞭解,只是隨口答應。 出家一段時間之後,這位年輕人離開他的師父,開始四處參方。有一天經過一條大河,突然看見河堤上有一個箱子,他因為好奇,就把箱子打開來看,發現裡面居然全是黃金。他想:這些黃金放在這裡太可惜了,不如把它拿來建道場。於是就找了幾個工人,來幫他搬運黃金。而這些工人見到黃金後起了貪念,同時想:一個修行人怎麼會有這麼多錢,一定也是偷來的。所以他們決定將這修行人,丟到河裡淹死。還好他命大,沒有溺死。等這爬上岸時,才突然覺悟:是呀!我師父說的對,黃金這個東西真的是碰不得。   經過這次的慘痛教訓,他不再接受信徒供養他的任何財寶。某一天,有位年輕的女信徒要供養他,對方還沒提出要供養什麼,修行人就先說:「我不接受黃金寶物。」那個女信徒很柔和的跟他解釋:「師父!我是拿飲食來供養您的。」修行人聽了,才接受她的供養。後來這位女信徒,天天準備美好的飲食,來供養這位年輕的修行人,時間久了彼此有些好感。有一天女信徒送了一隻很可愛的貓,給這位修行人,而他也接受了。但是這只貓年紀太小了,必須每天以牛奶餵食。於是這位女信徒,就牽了一頭母牛過來。修行人問道:「這頭母牛誰來照顧呢?」女信徒回答:「我來照顧。」於是順理成章的,她就住了下來。後來這個女信徒不但幫他照顧母牛跟小貓,還為這年輕人生了一個孩子。   有一天,這位年輕人過去的同參道友來找他。看他現在這模樣,很驚訝的問道:「你過去這麼精進修行,怎麼今天變成這樣呢!」這位年輕人很有善根,馬上生起慚愧心,再次覺悟到他師父過去所交待的第二件事情「女色」,確實要遠離啊!   沒過多久,他放棄了家庭,重新選擇出家之路。這時內心已經徹底的看破財、色的貪愛與執著。因為能夠離欲修行,所以不久就證得禪定以及神通。有一天,某個貧窮的信徒對他哭訴:「師父!我們家的糧食已經吃完了,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!」這修行人就安慰他:「沒關係,你把我的鬍子拔去幾根,帶回去放在碗裡,同時至心憶念我的名字,自然就會有東西可以吃了。但是不可以告訴別人哦!」這位信徒拿了他的鬍子,半信半疑的回去了,並試著做看看,果然碗裡變出許多食物出來。不久,這件事就被傳出去了。後來全村的人都爭先恐後,去拔那位修行人的鬍子,這位修行人的下巴因此被拔的都是血。最後終於覺悟,他師父過去所交待的第三件事情,要遠離「聲名」,果真如此。所以佛陀開示: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」,確實不虛!   那麼修行達到什麼樣的程度,自己的想法才靠得住呢?佛陀說:「得阿羅漢已,乃可信汝意」。等斷了三界的見思惑,證得了阿羅漢,內心完全不與貪瞋癡相應時,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想法。這對我們來說,都還是很遙遠的,所以還是戒慎恐懼之心,並以謙虛的態度,向善知識,以及經論學習吧!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