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三十九)

佛說四十二章經(三十九) 第十三章   「沙門問佛:以何因緣,得知宿命,會其至道?佛言:淨心守志,可會至道。譬如磨鏡,垢去明存;斷欲無求,當得宿命。」 良因曰:   有一位比丘,請問佛陀:要怎樣修宿命通,然後再進一步的證果 ?佛陀將他的問題,分兩個部分回答,但是卻先回答如何會入至道。   「淨心」即是淨化身心,「守志」即是堅守菩提心不退轉。因此如果能夠堅守菩提心,並能以佛法來淨化自己,自然可以契入諸法實相。   接著佛陀舉個譬喻:就好比打磨銅鏡,當銅垢去除了,銅鏡自然清晰明亮。這裡所指的銅鏡,是指眾生自性本具的真如佛性;銅垢就是在無量的生命中,所累積的無明煩惱;所以磨鏡就是「淨心守志」的功夫,當因緣具足了,自性本具的功德就能夠開顯出來。   「斷欲無求,當得宿命」:至於得到宿命通的方法有二:一者是在色、無色界的禪定中,所修成的五神通,這通於凡夫;或者當煩惱斷盡之後,並證入初禪以上,所修成的六神通,這就唯有聖人。由本章的經文看起來,佛陀是鼓勵我們,透過第二種方式,來獲得宿命通。   為什麼呢?在本章有個很重要的觀念:佛法修行的重點,是為了得解脫,不是求神通!希望得到感應、神通,是一般學佛人容易犯的毛病。從佛陀對這位比丘的開示中,很明確的告訴我們:修行應該以智慧作根本,當調伏煩惱後,再啟發自性本具的神通,這才是正確的軌則。如果本末倒置,先求感應神通,再求智慧與解脫;往往會被種種奇幻的異相所迷惑,而不自覺地走入邪道。   印光大師說:若是自身尚未能調伏,卻經常感應種種瑞相;就好比一面佈滿塵垢的鏡子,卻反射出光明一樣,這光肯定是妖光,不會是鏡光。同樣道理,如果不是透過正確的修持,卻感應種種異象,往往是由於鬼神力的加持,或者是精神疾病所導致的。此時若是智慧不夠而著相,往往因此著魔發狂,那麼要到精神病院的日子就不遠了。即使沒有發狂,但是因為內在的邪念,與鬼神感應道交,下輩子也是墮落鬼神道。若為了名利,假鬼神通而造惡業,那就直墮地獄!這完全與當初學佛的目的相違背了。   蓮池大師在剛出家的時候,曾經和一些同參道友到處參方。當時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大禪師、辯融禪師,蓮池大師和同參們也想去參方。當歷經了千辛萬苦,終於來到了辯融禪師的道場。為了表達他們至誠求法之心,大家就膝行而入,並懇請禪師為他們開示佛法心要。禪師看他們這麼有心,也很實在,就為他們開示「老實修行,莫要捏怪」的道理。當開示完畢,大家退出去後,都忍不住抱怨:「我們大老遠的來此求法,本以為可以聽到高深玄妙的開示,誰知道他老所講的,卻只是些再平常不過的道理!」   蓮池大師這時勸勉大家:「老禪師沒有跟我們開示一些玄妙的道理,只是要我們老實修行,這實在是他老人家徹底的慈悲!將他老數十年用功修行,最切要的心得奉獻給我們,我們應該感激才對呀!」   後來蓮池大師成為教化一方的大善知識後,經常為後輩提起此事,他說:「在我這一生當中,辯融禪師的這幾句話,使我得到很大的受用。」綜觀蓮池大師的一生,的確就是老實修行,不高談闊論。所以我們修行人,也應當學習大師的老實修行。   《論語》: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」。什麼是修行人的根本呢?調伏煩惱習氣,以開發本具的佛性,這就根本!至於外在的感應、神通,都不是我們該追求的。所以有也好、沒有也好,絕對不能做為修行的根本。 蕅益大師在《靈峰宗論》中開示:「三世如來,究竟此淡者也。十方菩薩,分證此淡者也。」所以修行人就是要學習淡字法門,淡卻了一切塵勞妄想就成佛了,希望大家從「老實修行,莫要捏怪」下手吧!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