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(四十七)
佛說四十二章經(四十七)
第二十四章
佛言:「愛欲莫甚於色。色之為欲,其大無外,賴有一矣。若使二同,普天之人,無能為道者矣。」
良因曰:
在這一段經文,佛陀告誡我們,色欲在所有的煩惱習氣中,是最嚴重的。
「愛欲莫甚於色」。眾生種種貪愛與欲望中,沒有比色欲更嚴重的。
「色之為欲,其大無外,賴有一矣」。男女色欲這煩惱習氣的力量,是最極強大的。還好像這樣嚴重的煩惱習氣,只有一種。
「若使二同,普天之人,無能為道者矣」。如果還另有煩惱習氣,和色欲一樣強大的話,普天下的修行人,沒有一個人能夠成道了。
在家人每天沈浸在五欲的境界中,所以對色欲的影響力,或許感覺不太明顯。但是那只是因為環境的染汙,使得心變的粗重,所以感覺不太出來,如果在清淨的環境中,就會凸顯出它的影響力了。例如過去有一位出家法師,住山閉關用功。一次有幾位居士上山,去拜訪隔壁的老法師。那個法師因為聽到聲音,回頭一望,正巧看到一位女居士,就只是這麼看一眼,但是那個女眾的影像,卻整天排遣不去。如果我們觀修佛菩薩的形象,卻往往是模糊不清的。
從這個例子可以知道,確實我們無量劫來,色欲習氣的深入。所以必須很坦誠、認真的面對它,並加以對治。以免臨終陰境現前,又撇爾隨它去了。
第二十五章
佛言:「愛欲之人,猶如執炬逆風而行,必有燒手之患。」
良因曰:
佛陀說:耽染愛欲的人,猶如手捉火把,卻逆著強風而行,必定有被燒傷的危險。
在這個譬喻中,佛陀告誡我們,情愛的境界是不可以接近的。因為如果沾染,就好比逆風而行,必定會因為被它們所迷惑,而造作三惡道的業因,將受無量無邊的苦果。
以上從二十一章到二十五章,佛陀以種種譬喻,告誡我們五欲的過患。這是世間人所貪著的境界,也是修道人必須克服的。如果看不破、放不下,是無法成就聖道的。甚至還會因為煩惱的推動,造作種種惡業,而招受未來三塗的果報。
用功時可以選擇這些譬喻中,感覺特別相應的兩、三種,常常思維觀察。在面對境界時,也用以訶責自己,一定要超越業力的束縛才好!
第二十六章
「天神獻玉女於佛,欲壞佛意。佛言:『革囊眾穢,爾來何為?去!吾不用』。
天神愈敬,因問道意。佛為解說,即得須陀洹果。」
良因曰:
上述五章經文,是以譬喻來說明對治欲心的方法。本章則進一步以實例證明,以加強修道人的信心。
「天神」即魔王波旬。他想將三個女兒獻給佛陀,為的是希望用他女兒的姿色,來破壞佛陀的道念。經典中提到天女的美貌,不是世間人可以想像的。如果一個欲心重的男人見了,將會欲火焚心,發狂而死。一般的天女,尚且有如此的媚力,何況是第六欲天天主,魔王的女兒呢!
可是當這三個天女以種種姿態,企圖迷惑佛陀時,佛陀呵責她們:「妳們的身體,就好比裝滿了屎尿的皮囊一樣,只是外表好看罷了。用如此污穢的東西來迷惑我,是沒有意義的,離開!我不須要!」
「天神愈敬,因問道意。佛為解說,即得須陀洹果」。魔王波旬見到佛陀能夠不為女色所動,內心反而更加的尊敬,於是就謙卑的請問佛陀修行的方法。佛陀為他一一解說,結果魔王當下就證得了初果須陀洹。
在本一章的開示,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啟示:一、修不淨觀成就,則欲心不起。二、所謂「君子無欲則剛」,如果不為魔所嬈亂,即能教化它們。要弘揚佛法,唯有以德服人。能調伏自心的人,才有能力調伏他人,真正成為人天師範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