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大圓通

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:地大圓通  這個是以「地大」為所觀境: ... 平地之行 持地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「我念往昔,普光如來出現於世,我為比丘,常於一切要路津口,田地險隘,有不如法,妨損車馬,我皆平填,或作橋樑,或負沙土,如是勤苦,經無量佛出現於世。」 兼修效力 「或有眾生,於闤(ㄏㄨㄢ)闠(ㄍㄨㄟ)處要人擎物,我先為擎至其所詣,放物即行,不取其直。毗舍浮佛現在世時,世多饑荒,我為負人,無問遠近唯取一錢,或有車牛被於泥溺,我有神力為其推輪,拔其苦惱。」 這裏,它的「能觀智」,還是一樣「從假入空」觀,正念真如,脫離妄想;但是他的「所觀境」,他的妄想的所緣境是什麼呢?「大地」,以這個堅固的大地為所觀境。我們看這個當機眾是誰呢?「持地菩薩」。這個『持地』有兩層意思:第一個、在「因地」上,他是因為平整大地而成就圓通,所以在事相上呢,就安立做「持地」,因為他觀察地大,它的本質就是真如,「攝相歸性」,這是第一個。其次,從理觀上來說,因為他最後的結果─他的內心跟大地一樣的平等,來面對一切的眾生,所以叫『持地』。有這兩層意思。 「持地菩薩」他從座位而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「我回憶─我在過去生做凡夫的時候,我曾經遇到一尊『普光如來』出現在世間,我當時有幸,做為佛陀的一位出家比丘弟子。」那麼他出家作比丘之後,平常做什麼事情?他怎麼修學呢?這個比丘他不是在佛堂用功,他是經常到一些要路津口、田地險隘這個地方去活動。什麼叫『要路』呢?就是眾人往來的地方,人多的地方叫『要路』;『津口』就是車子很多的地方。這個『田地險隘』,就是道路或者土地,有危險的地方,或者不如法的地方。什麼叫「不如法」呢?就是『妨損車馬』,經過這裡,對車子或馬會產生傷害的。這時候,持地菩薩看到這種不如法的地方、危險的地方,他就把它做一個平填的工作。比方說:這土地跟土地間有河流,這車子開不過去,怎麼辦呢?他就在中間做一個橋樑。『或負沙土』,欸!這個地方有一個很深的坑洞,他就用這個沙土把它填平。如是勤苦的工作,做了多久呢?經無量佛出現於世啊!他就是做這些─或做橋樑、或負沙土,這種平填大地的工作。 在這裡我們看得出來,持地菩薩他在整個過去生中,他面對的所緣境是什麼?「大地」。他整天就是跟心中所看到的(就是這些土地),這個土地有沒有什麼傷害啊?有沒有什麼坑洞啊?有沒有什麼斷絕啊?他心中的妄想就是這種大地的妄想。所以他必須就著這樣的因緣「就路還家」。 『或有眾生,於闤闠處要人擎物』除了大地,他兼修物品,說:有些力量薄弱的眾生,比方說老人、女眾等等,在『闤闠處』,人車熱鬧的地方,需要別人來搬一些比較重的東西,那麼我就事先把這個東西,搬到他所指定的處所,放了以後,馬上就離開,完全不收費用。前面他的所觀境是大地,這裡兼帶幫人搬物品。 到了「毗舍浮佛」…(我們現在叫賢劫,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的第四尊佛。賢劫之前,莊嚴劫的最後一尊佛是毗舍浮佛。)毗舍浮佛出現在世的時候,當時出現了嚴重的饑荒,看這個意思…他(持地菩薩)當時是一個居士。怎麼知道是居士呢?因為他有收錢─我為負人,我身為一個挑夫,我幫人家挑東西,那麼我挑夫的原則是什麼樣?無問遠近,就是收一塊錢。『或有車牛被於泥溺』,這當中有些車子,被陷溺在淤泥當中;『我有神力為其推輪』,因為過去生經常為人家整地、搬物品這個福德力,所以他今生的力量特別大,他就能夠推動車輪,來拔除眾生的苦惱。 持地菩薩到這個地方,他的生命都還是在「事相」上活動,整理大地、搬東西、為人家服務…所以他的心,雖造善業,但還是安住在攀緣心,還是活在心中妄想的生滅心當中,我們只能說他在修習「安樂道」,直到後來的因緣,才產生了重大的變化.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