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菩薩戒本-17 淨界法師

講 題:瑜伽菩薩戒本-17 主講者:淨界法師 瑜伽菩薩戒本 紹安和尚尼慈悲 諸位法師,諸位居士-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四頁 第三十四頁-己三、障忍辱度 在《法華經》上說 說是諸法從本來-常自寂滅相 佛子行道已,來世得作佛 《法華經》上說是-我們生命的差別因緣 有十法界的因緣果報-說是諸法 十法界的因果 它的本來面目-到底是什麼呢?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-把每一個人的生命 把這些因緣所生法-的力量都去掉 把每一個人的生命-都回歸到原點 我們會觀察到 原來每一個人的生命-最初的原點是常自寂滅相 就是每一個人的內心-都是清淨不染 都是無有少法可得的人 在整個清淨本然的心中 我們怎麼樣-能夠成就佛道呢? 佛子行道已,來世得作佛 也就是說成佛-他並不是那麼的神秘 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如何做到呢? 就是你內心當中-必須要累積聖道的功能 你就能夠成就佛道 什麼是聖道的功能呢? 要按照菩薩的戒法來說 這當中主要有三種功能-第一個我們必須要具足觀照力 就是你能夠根據大乘的正見-對內心當中產生如實的觀照 觀照當然主要-是觀照我們一念的心性 我們的內心的相貌-在大乘經論當中 講到主要有兩個相貌 第一個是一個虛妄相-第二個是真實相 虛妄的虛就是我們依止-我們個人的私欲 我們隨順我們內心的無明-以自我意識為中心 所發動的業力 這樣的一種無明的心 會帶給我們生命-種種痛苦的果報 第二個就是-我們依止一個真實的心性 真實的心性就是所謂的真如 以一種無私的大悲心-所發動的業力 就會招感種種安樂的果報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-應該經常的觀照我們內心 是安住在虛妄心-或者真實心 這是我們要成就聖道的-第一個功能 所謂的觀照力 有了觀照力以後-我們應該進一步 發起所謂的誓願力 內心當中要發一個願 就是要所謂的 眾生界盡,我願方盡-菩提道成,我願方成 對於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-生起一個希望 建立你一個生命努力的目標 這個聖道當中的修學-第二個就是誓願力 由前面的-觀照跟誓願力的成就 在戒法當中就是安立作 你這個時候-就是安住在菩薩的戒體了 也就是安住在菩薩種性 有了這個觀照跟誓願的根本 第三個我們應該發起-所謂的行動力 把你內心觀照跟誓願的心情 把它以身口意的三業-如實的表達出來 這個就是行動力了 到底是創造-什麼樣的行動呢? 也就是所謂的-斷惡修善度眾生三大行動 在本戒法當中提到的攝律儀戒-攝善法戒、攝眾生戒 這三個事情是菩薩生生世世-所必須修行的三大行動 所謂的斷惡修善度眾生 換句話說 當我們內心當中-已經具足了 觀照力、誓願力-行動力的時候 我們的生命-就開始隨順於清淨的佛道 這個就是-整個菩薩戒的修行內涵 在整個行動當中 所謂的攝律儀戒-主要的約指是斷惡 斷除我們身口意的惡法 這一部份是共聲聞來修學的 第二個就是所謂的攝善法戒 修習一切波羅蜜的善法 這個是不共聲聞修行-菩薩是獨有的 攝眾生戒就是-欲拔一切眾生的痛苦 這一部份也是不共聲聞修學 我們這一科主要是講到-攝善法戒 要修學六度的善法 這當中講到第三科忍辱度 如何來修習-忍辱波羅蜜的善法 首先我們看忍辱的体性 看補充講表第六面 附表第三忍辱度 首先我們把《略論》的文-把它念一遍 什麼叫忍辱的自性呢? 耐他損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-心正直住,於法善思勝解 彼相違品-謂瞋恚怯弱,不解不樂也 此中忍度圓滿者 但是滅自忿等,心串習圓滿-非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也 在《大智度論》當中-我們先把忍辱的體性 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龍樹菩薩說-什麼叫忍辱的體性呢? 就是於諸境緣,內心不動 就是一個菩薩-他遇到種種順逆的境緣 他內心當中有一種功力-使令我們內心能夠安忍不動 他有這種力量 這種力量我們安立做忍辱 內心不動-這樣子跟禪定就有點類似了 跟禪定有什麼差別呢? 龍樹菩薩就說了 禪定跟忍辱-是一種粗細的不同 忍辱的不動是比較粗淺的 它的不動是比較粗的 禪定的不動是比較精緻的-比較精細 有這樣的差別 這個地方說忍辱的體性-是於諸境緣,內心不動 到底是什麼境緣呢? 在《略論》當中-就講到有三個境緣 我們看第一個耐他損害 這個是遇到一個人-一個有情眾生 一個有明了性眾生的損害 我們在整個菩薩的-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過程當中 會遇到一些非理的眾生-來損害我們 這種事情我們應該要忍耐-不能起瞋心 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及自生苦而能安受 前面的忍受-是主要根據有情眾生 這個地方的苦-是針對外在的事緣 比如說-我們在修行佛道的時候 寒冷、炎熱、饑餓-乃至於身體種種的病痛 我們對於這樣的一種-障道的因緣 內心沒有怯懦退縮的心情 這樣就是忍辱 對於事情的因緣的障道-而能夠安忍 第三個心正直住-於法善思勝解 內心當中能夠如實的-安住在佛法的義理當中 對佛法的義理能夠產生-所謂的善思勝解 善思勝解就是一種隨順好樂 這個地方人的所緣境-是一種大乘佛法的道理 大乘佛法的道理對諸法實相 描述說是-一切法即空,即假,即中 這樣子一種不可思議-的中道實相 菩薩對於這樣一種甚深法義-能夠隨順好樂,安忍不動 這個就是所謂的於諸境緣-等於是有三種境緣 第一個是人 第二個是事情 第三個是佛法 彼相違品-謂瞋恚怯弱,不解不樂也 跟忍辱相違背的-就是對眾生的瞋恨 對事情承擔的怯懦-對大乘法義的一種不好樂 此中忍辱的圓滿 是就著我們在遇到-種種境緣刺激的時候 能夠消滅自己的瞋心 對於這樣一種消滅瞋心-的一種觀照跟調伏的力量 我們內心當中數數的修習 使令這種觀照力跟調伏力-一次一次的增長廣大 乃至於圓滿-而安立作忍辱的 不是說要等待一切-惡劣的有情都離開暴惡 一切障道因緣-都不來干擾菩薩 內心才安忍 不是這個意思的 這意思就是說 我們不能去改變-外在的人事的因緣 我們唯一能夠做的-就是加強自己的觀照跟調伏 在《入菩薩行論》上說-說是 惡有情如空、非能盡降伏-唯摧此忿心、如破一切敵 就是說-我們今天所生長的環境 不是一個淨土,是一個穢土 在這個穢土當中惡有情如空 性情暴惡的有情-就像虛空一樣的充滿人世間 依我們的力量-不可能一一的去降伏 非能盡降伏 菩薩在這樣的一種-惡劣環境當中如何自處呢? 這當中講出一個方法 唯摧此忿心,如破一切敵 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-加強自己的觀照力跟調伏力 來調伏-我們這一念一個擾動的心識 這樣子就能夠消滅一切敵人 你內心能夠忍辱-你就沒有敵人 不是外在的敵人消失了-才沒有敵人 這個地方是簡要的-把忍辱的體性先做一個說明 看第二個忍辱的差別 先看問 問曰:云何菩薩-忍波羅蜜多種性相? 什麼是菩薩-成就忍辱的一種相貌呢? 看回答 謂諸菩薩性於他所-遭不饒益 無恚害心,亦不反報-若他諫謝,速能納受 終不結恨,不久懷怨 如是等類,當知名為-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一個菩薩-他在整個修行的過程當中 當然有時候遭遇到順境-有時候遭遇到逆境 就是不隨順我們心意的境界 我們內心是這樣的希望 但是這個境界-跟我們的希望相違背 這個時候這個不饒益的境界-去刺激我們內心的時候 我們應該怎麼辦呢? 這當中有兩個相貌 第一個無恚害心,亦不反報 如果今天是一個深位的菩薩-就是所謂加行位的菩薩 加行位的菩薩-他長時間的修學 內心當中-有堅固的觀照力跟調伏力 所以不饒益的境界-刺激這個菩薩的時候 他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一個-般若波羅蜜的觀照 能夠在這些-人事的障道因緣當中觀照 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 就是在整個-人事的障道因緣當中 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 其實我們一個人會起瞋恨心-就是有對立 我相人相的對立 就是在各式各樣因緣當中 你自己捏造一個-假想一個自我 你也假想別人是一個他 你認為我跟他之間對立起來 當然這都是我們自己的妄想 所以般若波羅蜜-其實就是把相貌還原 其實我們自己捏造的自我意識-是不存在的 其實這個生命-就是一個因緣法 這件事情-過去的因緣業力出現了 如此而已 所以深位菩薩-他對於般若的智慧觀照 特別的深厚 所以他對這種不饒益的境界-不會產生我相人相的對立 也就沒有所謂的瞋心可得 他也不會對這個事情-產生報復 這個是深位菩薩的可貴 對一個資糧位淺位的菩薩-若他諫謝,速能納受 資糧位的菩薩他的特色就是-觀照力,調伏力不多 他主要仰仗信心-積集一點善業 對三寶有一點真實的信心 這個信心的支持-使令他發起了菩提心 他對自我意識的執著-非常堅固 人世間一接觸的時候 他也就會造成-種種的假想的對立 我相人相的對立 他自然就會生起瞋心了 但是身為一個菩薩-起碼的條件 這個地方-講出一個最低的標準 說一個菩薩發起瞋心-是可以理解的 凡位菩薩 但是若他諫謝,速能納受 就是說當對方-已經如法懺悔的時候 你就要使令-你自己的瞋心調伏下來 也就是說你這個瞋心-不能太粗猛 要淡薄 你內心當中要有一些-多少的觀照跟調伏的力量 所以這個地方就講出-一個菩薩忍辱最低的限度 如果他已經向你諫謝了-不管他做了再大的錯失 你要馬上能夠接受-馬上調伏你的瞋心 這以下做出一個總結 總之,菩薩對於這種-不饒益的境界 內心終不結恨,不久懷怨 這個地方就是說 我們在面對不饒益境界-有兩種相貌 一個是埋怨,一個是怨恨 不久懷怨就是說菩薩的內心 一個淺位的菩薩-內心是有所得的 對自我意識的執著-也是非常堅固 所以遇到不饒益的境界-內心埋怨幾句 這個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你不能夠-把這個埋怨的力量 轉成一種怨恨 不能結成一種怨恨 意思就是說 我們無量劫-在生命中打滾那麼久了 跟很多人結了善緣-也跟很多人結了惡因緣 惡因緣一接觸的時候 你內心當中自然會產生怨-埋怨 但是你身為一個菩薩 你到了佛堂做定課的時候 經過你在佛堂裡面-的修止修觀以後 你一定要產生一種-觀照跟調伏的力量 把你剛剛的-不平等的心情調伏下來 不能夠讓心中的埋怨-在你心中不斷的累積 增長廣大而結成一種恨 不可以這樣子 這樣子你就傷害你的菩提心 所以這個地方-《瑜伽師地論》就是說 不久懷怨 你這個怨的時間不能太久 絕對不能讓這個怨結成恨 當然不能結成恨-就是自己要有修行的道力 如是等類,當知名為-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前面所說的就是一個菩薩-他忍辱的一個相貌 在《智度論》上龍樹菩薩說 說佛陀在講六度修學的時候-講了布施跟持戒以後 為什麼要講忍辱? 龍樹菩薩先做一個譬喻說 譬如一個貧窮的人家-他剛開始要先追求珍寶 有了珍寶以後 他必須要去建立一個倉庫-來保存珍寶 使令珍寶不會被賊所偷去 不會流失掉 這個在我們的修學六波羅蜜-亦復如是 我們透過前面布施、持戒-善業的造作 內心積集很多福德的資糧 這樣善業的福德資糧 如果沒有忍辱的保護 布施、持戒的善業-就很容易退失 所以說如果我們今天-把布施持戒 把它形容做珍寶 忍辱就扮演一個倉庫的角色 它能夠使令你 已經成就的-布施、持戒的善業 不會退失掉 它就扮演這個角色 你就知道這項的重要性 它能夠使令你-在逆境現前的時候 於諸境緣,安忍不動 能使令你不動 好!我們看講義-第三十四面 前面是把忍辱的體性跟相貌-做一個扼要的說明 這以下有四條戒 當然這四條戒-主要都是在對治瞋心 佛陀這樣的一個對治瞋心-他是安排了四條戒 等於是由粗而細 瞋心的相貌是由粗到細-要我們次第的對治 先看第一條戒瞋打報復戒 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他罵報罵,他瞋報瞋-他打報打,他弄報弄 是名有犯-有所違越,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一個菩薩 眾生以粗惡的言詞-來罵這個菩薩 是口業了 他罵就是眾生-以粗惡的言詞來罵菩薩 菩薩也以粗惡的言詞-把他回報回去,回罵回去 這第一個 第一個犯戒的相貌 第二個他瞋報瞋 這個眾生對菩薩-釋放一種瞋心 當然人跟人之間-兩個心接觸的時候 你對他釋放瞋心-他一定會感覺得到 菩薩就以瞋心回報 好!你不跟我講話-我也不跟你講話 彼此以瞋心來回報對方 這個是意業 身業,他打報打,他弄報弄 眾生以種種的方便來打菩薩-菩薩也是以打來回報 或者是戲弄 眾生以種種的方法-來戲弄菩薩 菩薩也戲弄回去 總之這個意思就是-以瞋心所表現的身口意三業 這樣子這三個法是名有犯-有所違越,是染違犯 這條戒是沒有開緣的情況 這意思就是說-沒有開緣的意思就是說 在我們的菩薩道當中 佛陀不允許給我們瞋心-安立任何理由 就是說瞋心是沒有-任何理由可以解釋 當然這一條戒講得很簡要 諸位如果是對照-梵網菩薩戒 講得詳細 什麼叫瞋心沒有理由? 它說:乃至於對方-殺死你的國王 乃至於對方殺死你的父母親-這種不共戴天之仇 菩薩都沒有理由-對眾生起瞋心 也就是說 菩薩在整個生命-的流轉當中遇到惡因緣 只有一件事可以做-就是調伏自己 佛陀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就是你要用種種的觀照-跟調伏的力量 來調伏你的瞋心 當然瞋心的意思不是強忍 強忍也不會持久 應該怎麼觀照呢? 在澫益大師的-《靈峰宗論》當中 講有三個方法觀照 引導我們去觀照-來調伏瞋心 第一個就是所謂的-隨緣消舊業想 我們今天-遇到不如意的境界現前 我們要思惟 這件事情-就是在我們內心當中 原本就有罪業 有這種殺盜淫妄的罪業 有這個罪業-我現在去修習種種的善法 把這個罪業把它逼出來 使令重報輕受 換句話說,今天如果沒有-遇到不饒益的境界 罪業隱藏在我們的心中 它成熟的時候 就要使令我們到三惡道-受種種的痛苦 所以我們修習善法-本來應該被別人尊重 結果反而被別人輕視毀謗 表示這個是一種-重報輕受的相貌 我們應該感到歡喜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-沒有這種惡逆的因緣 那你還要因為這個罪業-要受更多的痛苦 乃至於你要到佛堂當中-要拜更多的八十八佛 因為有這個惡因緣的出現-它一次把這個罪業消滅 所以這個第一個觀照點是-從業果上觀照 這個是在消我的業障 第二個當善知識想 這個意思就是說-我們的修行過程當中 會有一些順境-會有一些逆境 當然我們凡夫的心情-是喜歡順境,不喜歡逆境 但是如果我們心平氣和的-去觀察這個因緣 其實順境對我們幫助不大 順境我們就是悠悠泛泛-不思進取 但是反而逆境對我們-往往有一些不可思議的加持 就是說我們平常所修的-空觀的道理 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 當然我們在順境的時候-在佛堂當中也會修空觀 但是逆境刺激的時候 你修那個空觀的力量會更大 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-這句話我們再講一講 我們平常-人世間沒有對立的時候 你心平氣和-佛堂當中把冷氣打開來 身體健康,心情愉快 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-你沒有什麼多大感覺 因為你沒有這個實際的因緣-來跟你假想 但是逆境現前 什麼叫逆境? 一定是有兩個東西-兩個法相碰撞才有逆境 一個碗敲不響 這個時候-你一定有一個假想的敵人 可能一個事情 但是多分來說都是人-事情的障緣少 我們在遇到境緣的時候 我們凡夫的心-很容易在因緣所生法當中 捏造一個自我 然後捏造一個我相-一個法相 人與人之間對立 然後你開始打妄想-愈打愈嚴重 這個時候怎麼辦呢? 這個時候佛陀告訴我們-你把那個自我意識拿掉 把我們自己捏造-那個自我意識拿掉 就是其實生命-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 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 澫益大師在靈峰宗論的時候 什麼叫把自我意識拿掉? 他講出一個意境-諸位可以參考一下 他說:狂花亂舞,空體依然 狂花當然就是講虛空中的花 虛空本來沒有花的-那是一種虛妄相 當然這個虛妄相它會出現-一定有它的因緣 就是我們的罪業 現在惡逆的因緣當中-在我們內心當中出現 像狂花亂舞 但是我們保持空體依然 你不要在這個因緣當中-捏造一個自我在裡面活動 它就是一個狂花亂舞 就是說我們過去的罪業 現在該讓它出現-就讓它出現 你就安安靜靜的-把它走過去,通過去就好 不要在那個地方 自己又捏造-一個自我意識出來 這樣子你又會產生對立 很可能又會造作-另一層的業力 你這個生命的業障-什麼時候結束 由過去的罪業-創造現在惡逆的果報 你依止這個惡逆的果報-又創造一個罪業 業障什麼時候可以了呢?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 在惡逆的因緣當中 往往是會刺激我們去觀照-我空、法空的智慧 而這樣我空、法空的智慧-跟我們在順境時候的觀照相比 力量又特別大 這樣子講,這個惡逆的因緣 剛好扮演我們一種善知識的角色-它是我們進步的一個動力 所以第二個觀照-是對空性的觀照 第三個是代眾生受苦想-這個是對大悲心的觀照 我們一般的生死凡夫-遇到惡逆因緣 因為我們個人有私欲 我們可能為了-追求名,追求利 別人也追求名,追求利 人跟人之間你衝突了-就起瞋心 這件事我就不提了 這件事情是他自己要追求的 但是菩薩的逆境-往往是在為了要利益眾生 為了利益眾生的時候 這個時候眾生的共業-他就有惡因緣出現 這個時候菩薩應該要思惟 我今天這樣子的作法-是為了要利益有情的緣故 我應該去承擔這個惡因緣 這樣子的觀想 念念之間就增長自己的大悲心 這個時候菩薩-憶念自己的菩提本願 你自己心甘情願 你當初就發願-願代眾生受無量苦 現在你在度化眾生的時候-造成了這樣的業障 這個時候你應該是-心甘情願的忍受 當然這個忍受-內心當中因為有慈悲的觀照 所以這個力量-就加持在你的大悲心身上 所以說惡逆的因緣 如果我們能夠-適當的觀照疏導 在生命當中是剛好扮演一種 使令我們對業果 對空性、對大悲心的一個增上力量 這就是所謂的觀照的力量 這個我們說是-流轉三界中,何處是依怙 我們經常這樣想 在三界流轉-到底什麼是要我們去追求的 也就是說講一句白話 三界當中什麼是虛妄的-什麼是真實的 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你不顛倒 你一個人,一個你既然-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 你一定會知道 金錢不是你的皈依處 那是無常敗壞的 你有錢你不一定快樂-眷屬也不是皈依處 你的聲名地位都不是皈依處 在三界當中我們求什麼呢? 無非就是求得增長-內心的觀照跟調伏 而這個觀照跟調伏 惡逆的因緣-它對我們有幫助的作用 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 事情本身沒有好壞 好壞就是我們如何去面對 看庚二、不行悔謝戒 這當中分成兩科 辛一、明犯相-說明犯戒的相貌 犯相當中先看-壬一、染違犯 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-於他有情有所侵犯 或自不為,彼疑侵犯-由嫌嫉心,由慢所執 不如理謝而生輕捨 是名有犯-有所違越,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淨戒律儀的菩薩-這以下有兩種情況出現 使令眾生對菩薩-產生了嫌恨心 什麼情況呢? 第一個於他有情有所侵犯 就是菩薩對其他的有情眾生-有所侵犯 可能是故意的侵犯-也可能不是故意的侵犯 所以眾生對菩薩有嫌恨心 這第一個 菩薩真實去侵犯有情 第二個或自不為,彼疑侵犯 菩薩本身沒有去侵犯他 但是對方懷疑是-菩薩去侵犯他 被懷疑了 總之,菩薩已經被眾生-產生嫌恨心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 他對於這件事情-是怎麼處理呢? 由嫌嫉心,由慢所執-不如理謝而生輕捨 一個菩薩他內心當中-懷著嫌恨心 他根本就瞧不起對方 你對我有所嫌恨-那你家的事情,不管你 或者是由慢所執 這個菩薩自己仗恃-自己種性高貴,福報廣大 對於這樣一種對方的嫌恨-不加以如理的去懺謝 而生一種輕視棄捨之心 這樣子是名有犯-有所違越,是染違犯 這樣子就犯到菩薩的戒法 我們看壬二、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謝輕捨-是名有犯 有所違越,非染違犯 對於眾生-對我們嫌恨心的生起 菩薩的處理方式 雖然沒有如理的-去懺謝,去化解 但是他內心當中不是因為-嫌恨心或者是高慢心 是一時的懶惰懈怠 懶得去懺謝-去化解這個惡因緣 這樣子也是犯到菩薩戒 但是這個因為不是依止煩惱 是懶惰懈怠,依止懶惰懈怠 所以是輕的突吉羅罪 這意思就是說 菩薩的精神-根本精神在不損惱有情 也就是說我們希望-有情眾生的苦惱 不能因為菩薩遺棄 現在這個眾生-對菩薩有所嫌恨 菩薩就應該要主動的-去化解這個惡因緣 比如說我們今天坐高速巴士 高速巴士-在高速公路行駛的當中 突然間緊急煞車 有一個行李包-從上面掉下來 打到隔壁的鄰座 隔壁鄰座就對我們起瞋心 他以為這個行李箱是我的 這怎麼辦呢? 當然我們不理不睬-他就繼續生氣下去了 但是菩薩不能這樣做 你應該先向他道歉 對不起,打到你對不起 但是你跟他解釋-這不是我的東西 就是說你明明知道他起瞋心 而且這個瞋心的因緣-是對著你來的 菩薩應該先懺謝-然後再加以解釋 使令眾生因為菩薩-引生的瞋恨心 一定要使令他化解下去 是這個意思 好!我們先休息十分鐘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