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止的流水(三)
靜止的流水(三)----阿姜查
所以,你必須思惟,為的是要找到平靜。 一般人通常以為平靜就是指單單地使心平靜下來,而不是使煩惱也一起平靜下來。 煩惱只是暫時地被壓抑著而已,如同被一塊石頭壓著的小草,三、四天之後,你將小草上的石頭移開, 不久之後,它就會再長回來。小草並沒有真的死去,它只是被壓制住而已。 這跟禪坐時一樣:心是平靜的,然而,煩惱並沒有真的平定下來。 因此,“三摩地”並不是很確定的。要找到真正的平靜,就必須增長智慧。 三摩地是一種平靜,就如石頭壓著小草般......,幾天之後,將石頭移開,小草就會再長回來,這只是一種暫時的平靜。 智慧的平靜就好像將石頭放下後,就不去移開它,而讓它在原處。 小草不可能再長回來時,這才是真正的平靜──煩惱的平息,來自于智慧的穩定平靜。
我們說“智慧(般若,pan~n~A ”和“三摩地”是分開來的東西。 但是,本質上,它們是同一的,相同的。 智慧是三摩地活動的作用,三摩地是智慧不動的相貌,它們從同一個地方生起,可是有不同的趨向、不同的功用。 就如同此處這棵芒果樹一樣,小的芒果會愈長愈大,直到成熟;雖然它們同是一個芒果,但卻有不同的情況。 小芒果,大芒果和熟透的芒果都是同一顆芒果,只是它的狀況改變而已。 在佛法的修行裡,有一種情況稱做“三摩地”,而稍後的情況稱做“般若”。 但是,實際上,“尸羅(戒)”、“三摩地(定)”和“般若(慧)”都是一樣,就如芒果一般。
良因曰:
“三摩地”的基本定義,就是“心一境性”,也就是將心專一、相續的安住在所緣境上。例如念佛時,心是"能緣",而佛號便是"所緣境"。 因此,“三摩地”----一心一境性,是通於內、外道的。
。
而佛法的三摩地和外道的差別在那裡呢? 就在般若的觀慧。外道雖有種種的聰明才智,唯獨就是沒有"無我"的觀慧,因此外道的定,永遠就只是暫時的以石壓草。要學習佛法的三摩地,此事不可不知。
所以真正要證得念佛三昧等種種佛法的三昧,必須配合般若的學習與實修的。因此,若只是歡喜修禪定,樂於安住在心不分別,卻忽略教法的學習,那將只是緣木求魚,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三昧,充其量只是通於外道的禪定而已。
如尊者云:“真正的平靜─煩惱的平息,來自于智慧的穩定平靜”。剛開始我們的戒、定、慧或許是分別的修學,但是當般若智慧真正開啟時,他們就是在一條線上了,所以般若的學習是第一要務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