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姜 查 尊者開示 以法為贈禮(五)

阿姜 查 尊者開示 以法為贈禮(五) 我們如此這般的修行,直到心變得平和、寧靜,直到它成為「一」為止。所謂「一」是指「心」全神貫注於呼吸上,不從呼吸上分離開來。心將不再混亂而能夠輕鬆自在,它將會知道呼吸的始、中、末,而且保持繼續不斷地專注在呼吸上。   當心變得平靜時,我們就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鼻端的出入息上,而不必再隨著呼吸的上下,到達腹部又回來;只須專注在呼吸進來與出去的鼻端就可以了。   這就叫做「靜心」,讓心放輕鬆而且平靜。當寧靜生起時,心會「停止」,它會與它單一的對象——呼吸,一起「停止」。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——使心寧靜,而智慧就能夠生起了。   這是一個開始,是我們修行的基礎,不管身在何處,都要試著每天去練習。無論是在家中,在車子裡,躺著或是坐著,都必須不斷地、很小心地去覺知和看守住這顆心。   這稱作「心理訓練」的,必得在四威儀中練習;不單是坐著,站著、走著、躺著的時候也都要練習。重點是,我們必須知道,每一刻的心境究竟是如何?而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,我們必須隨時保持正念和清明。心,是快樂或痛苦?是混亂?是祥和?以這種方法去認識心,使心變得寧靜,而當心變寧靜時,智慧就會生起。 良因曰: 身、心、息是相互關聯的,其中一者牽動,其他兩者必然受影響。 剛開始要掌握「心」、不是容易的事情,所以從「身」、「息」的掌控,得到粗分的安定,這時再來安心,就容易多了。 要安「身」,主要從戒律、四威儀中下手。 這也就是為何一個人輕視戒律,縱然得到少許的禪定,必然也是邪定、甚至是魔定,因為不清淨的體,用上也是不清淨的。 安定「息」,就是上述所說的方法,透過隨息來「了知」,而非「掌控」呼吸,使我們心的紛擾相,在單調的觀察呼吸進出中,漸漸趨向平穩。 也就是說,能夠明晰的看到息,也就是清楚看到心的基礎。 其次,要緊的是,這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好用。 當我們的心散亂、起貪瞋等煩惱時,氣息必然混亂。 所以平常多注意自己的呼吸,也可以安定心神,減少煩惱妄想。 尤其當煩惱起現前,不要馬上有任何躁動的行為,應當反過來觀察呼吸,看到它的混亂,它的放鬆、它的穩定 ……… 煩惱隨著息的穩定,漸漸也就消失了。 方法其實都不難,難在於相續。 能夠相續而行,才是修行中最重要的善巧! 不然說食數寶,永遠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樣,一邊掰一邊掉,永遠吃不到玉米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