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禪林寶訓》《與黃檗勝書》

《禪林寶訓》 黃龍曰: 住持要在得眾,得眾要在見情。 先佛言:人情者,為世之福田,蓋理道所由生也。 故時之否泰,事之損益,必因人情。 情有通塞,則否泰生,事有厚薄,則損益至。 惟聖人能通天下之情,故易之別卦,乾下坤上則曰泰①,乾上坤下則曰否②。 其取象損上益下則曰益③;損下益上則曰損④。 夫乾為天,坤為地。天在下而地在上,位固乖矣,而返謂之泰者,上下交故也。 主在上而賓處下,義固順矣,而返謂之否者,上下不交故也。 是以天地不交,庶物不育;人情不交,萬事不和。損益之義,亦由是矣。 夫在人上者,能約己以裕下,下必悅而奉上矣。豈不謂之益乎。 在上者蔑下而肆諸己,下必怨而叛上矣,豈不謂之損乎。 故上下交則泰,不交則否,自損者人益,自益者人損。情之得失,豈容易乎。 先聖嘗喻人為舟,情為水。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水順舟浮,違則沒矣。 故住持得人情則興,失人情則廢。全得則全興,全失則全廢。 故同善則福多,同惡則禍甚。善惡同類,端如貫珠。 興廢象行,明若觀日,斯歷代之元龜⑤也。 《與黃檗勝書》 【注釋】 ①泰:指《易經》中的泰卦,其符號為乾下坤上。乾代表天,坤代表地。天的陽氣下降,地的陰氣上升,使天地陰陽交合,萬物化生,成為一種安泰的現象,所以命名為“泰”。以人事比擬,天,好比是居上位的領導者;地,好比是居下位的部屬。在上的領導者能推誠待下,下層的部屬能盡忠奉上,上下關係密切配合,自然萬事亨通泰平。 ②否:指《易經》中的否卦,其符號為坤下乾上。泰卦倒轉過來,便成為否卦。否,含有閉塞不通的意思,因為天在上,地在下,上下不交,互相背離,形成一種閉塞的現象,所以命名為“否”。 ③益:指《易經》中的益卦。這一卦來自否卦,減損上面一個陽爻,以增益下面一個陽爻,便成益卦。意謂在上者能夠體恤民眾,減損自己的財富,去造福人民,使廣大民眾獲得利益,自然能夠獲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,則必然上下俱益,所以命名為“益”。 ④損:指《易經》中的損卦,這一卦來自泰卦,下面減少一個陽爻,上面增加一個陽爻,就成為損卦,亦即損下益上。意指在上者取民於自益,而使下層的民眾受到損失,當然在上者也就得不到民眾的信任與支持,必致上下俱損,所以命名為“損”。 ⑤元龜:古代用大龜占卜。引申為借鑒的意思。 【演蓮法師譯文】 黃龍慧南禪師說:作為住持,統理大眾,關鍵在於得人心。要想得人心,必須要通達人情。 先佛曾經說過:人情是世間第一福田。一切事理,一切道法,皆由人情而產生。 因此,時世的否泰,事物的損益,也都是因人情所致。 能夠通達人情,與人相處和諧,自然安泰;如果不近人情,與人相處隔閡,難免遭遇否運。再則,待人處事寬容厚道,則人情密切,事業必定暢通有益。反之,如果待人處事尖酸刻薄,則人情淡薄,事業一定阻礙重重,必至虧損。 自古以來,惟有聖人最能通達世故人情。我們可以從聖人所作的《易經》中得到啟示。 《易經》中的別卦,乾下坤上,則稱為泰卦;乾上坤下,則稱為否卦。在否卦的象形符號中減損上面一個陽爻,以增益下面,便成為益卦;在泰卦的象形符號中,減損下面的一個陽爻,使上面增益,便成為損卦。 按照《易經》的解釋,乾代表天,坤代表地,而泰卦的象徵符號是天在下而地在上,從位置上說,似乎是乖張不合理的,但卦辭上反而說是通泰的、吉祥的。這是因為上下兩氣互相交通,所以安泰。 又乾代表君主,坤代表臣僚賓客,君主位居在上,臣僚賓客處下位,這在義理上原是順理成章的,但反而說成是否的,不利的。這是因為居上位的人跟下面的人沒有交情,意氣不相投,產生隔閡,所以不利。 由此可知,天與地要是不能兩氣相交,便不能生育萬物,人與人之間要是沒有交情,任何事都無法友好合作。損和益的意義,也就可以從這裡面去體會了。 在上位的人,能夠自奉儉約,而對下屬給予優裕的待遇,那麼下屬自然會心悅誠服地擁戴他,這不就是上面所說益卦的道理嗎?反過來說,如果在上位的人卑視下屬,自己放縱恣肆,那麼下屬必然心生怨恨而背叛上位的人,這不就是上面所說損卦的道理嗎? 因此上下感情融洽則安泰。上下疏遠則招來否運。能損己益人則終必彼此受益;若損人益己則終必彼此受損。由此可以看出人情上的得與失,原是很不容易使人明白的。 所以先聖曾把人比喻為舟,人情比喻為水,當風平浪靜時,水能載著舟在水面上航行;當波浪滔天時,水又能傾覆舟。能夠順著水流行舟,舟自可以在水面上安然浮駛;若是逆風迎浪行舟,那就有沉沒的危險。意謂君王能夠順應民意民情,國家的政權才能建立。如果違背了民意民情,國家的政權就會被顛覆推翻。 因此住持得人情則道法必然興隆,不得人情則道法俱廢。人情全得則道法全興,人情全失則道法全廢。 所以,上下同心協力為善,自然福佑一方;若是同惡相濟,那就後患無窮。善與善同類,惡與惡同類,正如同串珠一樣,黑白分明。住持法道或興或廢,皆由善惡所致,這其中的道理現象,就像在陽光之下看東西一樣明白。這是歷代聖哲傳下來的經驗,足可以引為借鑒。 贊曰: 我們往往很在乎“他是否理解我”,“他是否在乎我”,“他能配合我嗎”... 諸如此類,以“我”為核心的思考模式,眾生被壓迫的無法呼吸。 如果反過來思考“我理解他嗎”,“我尊重他嗎”,“我能與人配合嗎”… 將“我”放鬆點,會活得更輕鬆、自在, 以此處世營生,一切吉祥, 這也是大小乘佛法的共同基礎! 參考註解: 文言文 ─ 禪林寶訓音義 http://url.cn/PdyISt 禪林寶訓筆說 http://url.cn/IpmuOi 白話文 ─ 宏學法師講釋 http://url.cn/PkL7zY 演蓮法師注釋 http://url.cn/REznAX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