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八願講記 第二十二願:一生補處願之二

四十八願講記 第二十二願:一生補處願之二 為眾生故”做三件事情:“1、被弘誓鎧,2、積累德本,3、度脫一切”。日本古德將這三點和《瑜伽師地論》中的菩薩三種精進合匯在一起:被弘誓鎧——菩薩的披甲精進;積累德本——攝善精進;度脫一切——饒益有情精進。 1、 被弘誓鎧:是披甲精進。鎧:古代軍人在戰場上無所畏懼,是因其披著鎧甲,刀槍不易傷其身體,故對其沖往敵陣心中沒有任何畏懼。這是鎧甲的功德。鎧甲比喻菩薩精進,有支持的力量,就是菩薩廣大而堅固的菩提心,堅固而廣大的菩提心就是菩薩的披甲精進。“被弘誓鎧”就是披著廣大四弘誓願的鎧甲,這就是菩薩的披甲精進。 2、 積累德本:菩薩的攝善精進,披著廣大的菩提誓願後,來到眾生世界,來到諸佛淨土,積功累德。之所以稱為“德本”,是因為功德是成就無上菩提的根本。功德主要指福德、智慧兩種資糧,是成就佛果的因。菩薩到十方世界供養十方諸佛、聽聞佛法來積功累德,聽聞佛法來積累智慧資糧,稱為菩薩的攝善精進。此精進是屬於菩提心中上求佛道的自利部分。 3、 度脫一切:是饒益有情的精進,《普賢行願品》中說:“虛空界盡,眾生業盡,眾生煩惱盡,我此願王無有窮盡。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。身語意業,無有疲厭。”菩薩度眾生的精進心情就是如此。只要世界仍然存在、眾生仍在惑業苦中流轉,菩薩就不惜生命來到有情世間來饒益一切有情,度脫一切是饒益有情精進,是屬於下化眾生部分。 以上三個精進皆為眾生的緣故,以上是總說,菩薩在攝受眾生時修行三種精進,這三種精進的目的都是為了眾生,為利有情願成佛,為了有情的緣故,不斷地積功累德,不斷地度化眾生,以上是總說,下面接著別名菩薩在十方世界所修的功德,首先還是講到菩薩精進:“游諸佛國,修菩薩行,供養十方諸佛如來。開化恒沙無量眾生,使立無上正真之道”這是別名菩薩三種精進,“游諸佛國,修菩薩行”:到十方清淨的佛國土,或者到十方的穢土,娑婆世界的穢土,到十方世界的國土來修菩薩行,這是披甲精進,到十方佛國土,仍不忘失菩提心,修菩薩的六度萬行,披甲精進。接著“供養十方諸佛如來”屬於攝善精進,到十方佛國土積累德本,積集福德、智慧資糧。就如第14頁讚歎菩薩功德的文,修自利部份,菩薩攝善精進當中,就是積累德本部份,積累福德、智慧二種資糧,福德資糧最重要的是供養十方諸佛,而且是“化現其身,猶如電光”,一念就遍至供養十方世界無量的諸佛,法身大士修福報特別快,同時遍滿十方世界,供養十方諸佛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