迴光返照

迴光返照 我深深感覺身業可以攝意業。身業要是穩重,意業較比安定;身業要是跳跳躂躂的、輕率的,意業也感覺浮動,不能安靜下去。意業要是安靜,身業自然穩重。身業意業彼此相應,在唯識宗講,第六意識支配前五識眼耳鼻舌身;轉過來修行,攝五根也能攝意根、攝心。(蓮音一至十合刊。師父教拜佛,一二七頁~一二七頁) 做什麼,久久考驗,久久的經驗很重要。所以我們處世為人,歷練些經驗,以至於弘一大師叫學人寫日記,也是反省觀察;袁了凡居士每天記黑豆白豆;曾子吾日三省吾身,都很重要很重要﹗(蓮音一至十合刊。四威儀,一一四頁~一一四頁) 良因曰: 世尊有一次同阿難尊者至城外遊化,入城時剛巧遇到一位牧牛之人,正趕著一群牛往城裡走,趨向屠宰場準備宰殺。 這些牛群不知自己已經瀕臨死亡,而仍然相互的推擠、用角牴觸..... 世尊告訴阿難,世間人亦復如是,面對未來死亡的威脅,仍然不知所趨,而彼此相互爭鬥,至死方休。 從這故事中我們得到一個體會,大部分的人都是被業力所驅使,茫茫然過此一生。 但是在此生中,卻又認為他能主宰著生命,乃至生命中的一切。 實際上眾生就像遊魂,隨著業力之風,到處飄飄盪盪。那有一件事,是我們能主宰的呢? 我們不甘心為他人所驅使,那也就不要心甘情願的做業力的奴僕。 要擺脫業力的束縛,只有努力。 但是很多修行人,在佛堂用功時,是相當努力的。 但是,為何老是為宿業所牽,不得自在? 因為忽略了一件事.........修行,是遍一切時、處的。 如果用功只有在佛堂,離開佛堂就回復到世俗之心,這樣的修行,千年、萬年也無法相應的。 只有依著 老和尚上述的開示,念茲在茲,並常常自我反省。 不僅注意自己的"念頭",更要注意自己的"業",慢慢的熟悉這樣的行為方式,心方能漸漸穩定下來。 有了穩定的心做為地基,向上蓋起樓房,種種佛法戒定慧的功德,才有依止處,不會成為一個危樓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