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禪林寶訓》
《禪林寶訓》
演祖曰:
住持大柄,在惠與德,二者兼行,廢一不可。
惠而罔德,則人不敬;德而罔惠,則人不懷。
苟知惠之可懷,加其德以相濟,則所敷之惠,適足以安上下,誘四來。
苟知德之可敬,加其惠以相資,則所持之德適足以紹先覺,導愚迷。
故善住持者,養德以行惠,宣惠以持德。
德而能養則不屈,惠而能行則有恩。
由是德與惠相蓄,惠與德互行,
如此則德不用修,而敬同佛祖,惠不勞費,而懷如父母,
斯則湖海有志於道者,孰不來歸。
住持將傳道德興教化,不明斯要,而莫之得也。
《與佛眼書》
【演蓮法師譯文】
法演禪師在寫給佛眼禪師的信上說:
住持叢林最根本的辦法,在於恩惠與道德這兩方面必須並行,缺一則不可。
倘若只知道施恩惠與人,而自己不修德行,那些受恩惠的人表面上雖然感激,內心卻未必會對你尊敬。
如果自己的德行固然修得很好,而平時並無任何恩惠於人,那麼別人雖然敬佩你的德行,但絕不會對你心存感念。
果能明白施恩惠能使人產生懷慕之情,再加上修養自身的道德,這樣惠與德互相兼濟,那麼所施與他人的恩惠,就足可以安撫人心,溝通上下的感情,並能誘導引進四方前來的學者。
換句話說,果知修德能受人敬重,更加上施恩惠與他人,這樣德與惠互相資助,那麼所修的德行,就足以紹繼先覺的道範,使佛法興隆,廣度愚癡迷茫的眾生。
所以善於做住持的人,自然懂得自己修養德行,又兼能施恩惠於他人;在施恩惠於他人的同時,又能持守自己的德行。
德行不斷存養,則自己受用無窮;恩惠經常施行,則人人懷恩感念。由是將修德與施惠這兩件事並存於心,亦使施惠與修德同時運行。
這樣,德行既已包含在恩惠之中,德不必刻意去修,人人也自然尊敬你如同佛祖。恩惠既然由德性中發出,即使給人微薄恩惠,人人也會感恩懷念你如同父母。
誠能如此,那麼五湖四海凡有志於學道的人,有誰不願意來歸從呢?
身為住持的人,將要宣傳道德,興揚教化,但如果對惠與德這二者兼行的道理不明白,那就很難行得通了。
贊曰:
末法時代法弱魔強,因此同參道友很重要!
但是如何尋得?
如演祖所示:
"養德以行惠,宣惠以持德。
德而能養則不屈,惠而能行則有恩”,
菩提道侶間,應當以德、惠相守。
在解脫道上:
唯道是親,相互提攜,是德;
謙下柔和,慈悲將護,是惠。
具德與惠,菩提道上彼此相惜相守,
實是三生有幸!
參考註解:
文言文 ─
禪林寶訓音義 http://url.cn/PdyISt
禪林寶訓筆說 http://url.cn/IpmuOi
白話文 ─
宏學法師講釋 http://url.cn/PkL7zY
演蓮法師注釋 http://url.cn/REznAX
留言
張貼留言